近日BITO創始人兼CEO龔超慧博士接受了FNA(日本亞洲工場網)記者的專訪,他表示想要幫助制造企業進行精益化升級,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三者缺一不可。BITO以機器人算法為核心,為客戶提供柔性制造解決方案,致力于為客戶打造智能工廠,并最終實現C2M的高效生產制造新模式。
龔博士告訴記者: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后,2010年赴美就讀卡內基梅隆大學,主攻機器人研究和人工智能算法,2015年獲得博士學位并繼續留校攻讀博士后。在美留學及研究期間,接觸了許多制造企業客戶案例,所在團隊曾為美國波音和寶馬提供飛機裝配線調度系統以及汽車定制化柔性生產線,并為富士康提供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BITO 創始人兼CEO龔超慧博士
這些全球知名的制造企業著手解決的問題也是當前制造業普遍存在的課題,但大部分企業還沒有很好的技術手段和足夠的資本投入去推進自動化、柔性化改造。龔博士和團隊希望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術商業化,賦能制造業為社會創造價值,由此創立了BITO。
4大核心產品 ,2種服務模式
2017年1月Bito Robotics Inc在美國匹茲堡注冊成立,同年12月成立了上海賓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10月又在臺灣地區成立賓鑫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ITO以上海為中心展開業務運營,公司三分之二專職從事產品技術研發,通過BAPS智能排程系統、BFMS多機調度系統、BANS單機控制系統、BSLAM自主導航定位系統4大核心產品的結合,面向半導體、3C電子、汽車及機械零部件、裝備制造、家電等行業提供柔性制造與智慧物流相關的系統整體解決方案。
BITO產品總架構(四個核心系統)
龔博士說:BITO的服務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項目制”,直接面向終端客戶,為工廠提供包括生產流程梳理、定制化解決方案、系統部署與集成、售后支持等一系列服務;另一種是“產品制”,將公司的核心產品交付給集成商或代理商,并提供培訓及技術支持,確保其具備與BITO同等或接近的服務能力,去服務中小型制造企業。
不斷豐富產品功能,降低客戶使用門檻
龔博士強調:想要幫助制造企業進行精益化升級,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三者缺一不可,而BITO的優勢正是在于同時具備了這三方面的能力,能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綜合服務。
龔博士說,智能制造不是單一設備的智能化改造。BITO在為客戶進行智能制造導入時,會先幫助客戶進行“人機料法環(人員、設備、物料、工藝、環境)”的數理化建模,通過數據分析找出制約生產效率的瓶頸環節,在此基礎上根據客戶預算以及想要達到的效果,有針對性地提出數字化改造建議,為客戶帶來明顯的效率提升。
全環節打通(人-機-料-法-環)
早期,BITO曾為某全球知名的從事非標機械零部件生產的日本客戶提供智能排程系統,將工廠設備使用率從50%提高至60%以上,并且由于數字化系統可以精準地推演出每一道工序應當何時完成,交期管理實現了100%。同時,每個生產環節都有數字記錄,從人員到物料、設備均實現可追溯,能更好地幫助品質提升。
此外,還為全球知名的某半導體晶圓生產廠家提供柔性化調度系統,調度10多臺機器人,實現數百個點位之間的物料來回對應搬運,解決了原來場景狹小、搬運效率低的問題,還避免了人為參與有可能造成的污染和錯誤,節省了約95%的人力成本。
全球知名的某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導入BITO智能物流系統
BITO發展至今,通過與眾多知名企業的合作,產品日益成熟,功能性、完整性、應用性都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多項性能指標已達到世界前列。多機調度系統和單機控制系統已進入持續的產品迭代,接下來計劃以3-4個月為周期發布新版本,不斷豐富其功能,并主動降低價格,提高性價比。
今年年底還計劃發布智能排程系統的標準化版本和可二次開發版本,方便客戶基于自身場景,通過該系統的圖形化編程界面,自行配置應用方式和作業流程,降低客戶使用門檻。
另一方面,龔博透露BITO將加大拓展汽車、裝備制造、家電等行業客戶的同時,希望尋求新的合作伙伴,將BITO的產品推廣至尚未涉足的新領域,在行業內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
訂單導向型生產,驅動企業數字化升級
到去年為止,BITO主要服務于日本和臺灣地區的客戶。然而截至目前,僅半年時間,中國大陸企業客戶占比已增至5成左右,美國和東南亞地區的客戶也在增加,上半年營業額已超過過去3年的總額。
對此,龔博士認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讓企業加倍意識到自動化、信息化等技術手段的重要性,更傾向于采用能對抗自然界風險的方式來進行生產管理,盡可能降低人為因素的影響。不過,盡管需求總量上升,但疫情造成的商務往來受限也導致產品交付滯后、項目周期延長,希望下半年的差旅狀況能盡量恢復正常。
龔博士還表示,與美國、日本相比,中國在信息化基礎和精益化程度上還比較薄弱,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的制造企業在進行智能化改造時,不會受限于現有系統,更利于導入完整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實現更高的改造目標。
中國工業門類齊全,制造業規模大,有很大的效率提升空間,市場前景廣闊。BITO的目標是將美國的人工智能算法和前沿科技與日本的精益生產管理理念相結合,將這種先進的生產管理能力變得標準化和可復制化,廣泛應用到中國的生產現場,為制造業注入活力。
當下,制造業逐漸由庫存導向的大規模生產向需求驅動的訂單導向型生產轉變,市場需求呈現少量多樣化趨勢。并且,伴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需要及時響應,促使企業必須推動柔性化、數字化升級。
在國家加快推進新基建部署的背景下,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云計算日益普及,制造業將發生巨大變革,供應鏈高效協同配合,供給側與需求側直接連接,服務型的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生產制造模式成為必然。
BITO致力于為打造智能工廠提供整套解決方案,實現按需智能柔性生產,幫助客戶真正達到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