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滿婷
2020年初隨著疫情的爆發,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系統集成商更不在話下。有人認為口罩機、消毒機器人、無人配送……疫情期間“無人化”需求的窗口像多米諾骨牌一般接連觸發,是屬于機器人系統集成商的機會。但也有人認為疫情期間停工停產,實體行業尤其是工業受到的影響實在不小,更何況工業機器人近兩年情況本就低迷。那么,2020年上半年國內機器人系統集成商生存狀況究竟如何?
集成商頭部企業的狀況最能真實反映當前我國工業機器人當前的生存現狀與活力。據統計,在第一季度中,受“黑天鵝”事件停工停產的影響,我國機器人系統集成商普遍受到重創。將近60%的企業營收同比去年下降超過10%,平均下降25%。不過2020年過半,從中報披露的數據中,我們也欣喜于看到機器人集成商的力挽狂瀾。
表:2020年國內部分機器人系統集成商營收財報(表格以上市企業當前公布的財報為主,若有不準確之處,歡迎指正!)
有三分之二的企業在2020上半年實現了營收增長,平均漲幅達22%,值得一提的是拓斯達上半年中營收同比去年已經翻倍,此外,拓斯達在7月發布了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H1凈利潤為3.82億至4.08億元,同比增長344.69%~374.69%。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重點布局移動機器人領域業務的系統集成商在2020上半年中的表現都較為良好。在2020半年預報中,東杰智能實現營業收入4.04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44%,今天國際利潤為4864萬元,與同期相比增長4.45%。
不過也有三分之一的企業上半年營收同比去年并不樂觀,平均下降達30%。下降的原因很明顯:從行業現狀看,終端客戶待公關,行業工藝欠積累,資金墊付回款難等都“重如磐石”,需要系統集成商咬牙承受。
從行業應用看,機器人應用的前五大行業是汽車整車及零部件、3C電子電氣、金屬加工、塑料及化學制品和食品飲料煙草。其中,市場規模最大、資產占比最高、國產化率最低且機器人需求數量最多的是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行業,然而近兩年汽車行業一直都處于比較低迷的狀態。
綜合來講,集成商企業今年的壓力已經開始有所減緩,而集成商想要突出重圍,還需求存突破與創新并舉。在資金上,獲取投融資機構的青睞,維持企業長久發展;在市場上,抓住市場需求機遇,緩解資金壓力;在企業上,提升企業“硬實力”,釋放綜合壓力;在行業中,尋求行業對話,探索合作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