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弘:小試牛刀做機器人關節
(比爾蓋茨曾表示,如果他現在是20歲的話,肯定會選擇機器人作為創業首選目標。目前,工業機器人已經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一些上市公司也紛紛宣布進入工業機器人行業。與整機生產不同,秦川機床選擇做機器人關節。)
金融界:工業機器人已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很多上市公司發布了進軍此行業的消息,對此您怎么看?秦川機床對于工業機器人的思路是什么?
胡弘:做機器人的企業很多,但是做機器人關節的就少了。我們是做關節的,就是BX減速器,這是我們最擅長最拿手的領域。而且因為這個市場目前是還被壟斷的,它的附加值還是比較好的。
做機器人整機的,我認為要慎重,一是排在第一位的BX減速器比較貴,二是伺服機,三是控制器,這一套東西很復雜。目前市場上推出的包括仿真的一些學習功能機,都是概念。我認為資本市場關注機器人是合理的,關鍵是關注什么,是否能抓住要點。
世界上有名的機器人廠家,都有自己固定的配套供應商,只在某個擅長領域做大做強。秦川也是這個思路,我們集中精力做好BX減速器,把它系列化、低成本化。
金融界:公司發展機器人減速器的配套技術如何?
胡弘:技術上面我們測算下來,精度上面還是不錯的,不比日本的企業低。但是我們現在正在給客戶做一些掛機實驗,因為這些東西要通過驗證才能完善,還要有這個過程。我們要有這個準備,不要想著一下子抱個金娃娃,但是這件事情我們一定給它搞下去,一定要搞成。
金融界:在機器人減速機領域里,秦川機床的優勢是什么?
胡弘:實際上國內機器人風風火火,據統計有幾百家企業做工業機器人的生產,但是機器人上的重要部件——減速器,卻主要被日本的企業所壟斷。其實我們在十年前就接了國家的863計劃,已經把這個產品做出來了,但那時候沒有市場,所以沒有做起來。
這兩年隨著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發展,我們又上了這個產品。我們在做BX減速器下了很大的工夫。首先我們裝備了生產BX減速器的生產線,我們裝備了他的生產線,并且我們也得到國家的專項;同時我們也制造了BX減速器,現在我們是小批量生產,每個月月產額達到500套,到明年這會我們希望月產到5000套。
金融界:BX減速器業務在秦川機床整個業務板塊中將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胡弘:按照我們的規劃,機器人關節在我們的高端部件這一個三分之一的板塊中起到支柱的作用。因為它是特別專,應該說難度很大的產品。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產業的關鍵紐帶型產品,市場前景和相關零部件產業前景也很好,我們會抓緊做得更好。但它也不會占到太大比重,因為我們還有許多其他業務。
第二節
胡弘:秦川機床將跑步實現工業4.0
(德國提出的工業4.0戰略,迅速火遍全球,也為中國的制造業的未來提供了借鑒。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離不開信息技術的進步和應用。)
金融界:秦川機床有沒有感受到互聯網浪潮所帶來的沖擊?
胡弘:互聯網對我們有一定的影響,我們也在積極的利用或者說融入互聯網的經濟時代。比如說搞遠程診斷,就利用了互聯網的便利性。我們的床子銷售到很遠的地方了,它有什么狀況,客戶可能對一些情況不明白,他通過互聯網實時的把圖象、數據傳遞過來,我們就給他做一個判斷、診治,這就是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性。
金融界:目前德國提出的工業4.0概念很火,秦創機床目前處在一個什么階段?
胡弘:我們處在自動化和信息化的階段,只是個別地方有涉及智能的東西,但是要達到整體制造業的智能化,我們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目前中國整個制造業都還處在這么一個時期。
金融界:秦川機床在工業4.0智能化階段,會做哪些事情?
胡弘:我們著重于智能化的生產線,現在已經搞了,我們已經展出了齒輪加工的生產線,除了原來的單機加工以外,包括機器人的機械手,包括中間的檢測,包括冷熱加工的工序都可以銜接在里面,這樣我就可以實現從配料最終到成型都在線上可以完成的,這就比原來自動化要高了,也有了智能的作用。
金融界:有專家預測說,中國制造業完成智能化還要20年,您覺得呢?
胡弘:要看什么標準了,我覺得說20年這個話也可以,達到什么什么程度需要20年。
金融界:秦川機床在智能化的布局有沒有時間節點?
胡弘:在我們下一個三年規劃里,智能化已經啟動了。我們力爭能夠早一點。如果說社會上普遍需要20年的話,我們秦川希望在十年,最多十五年之內希望達到。
第三節
胡宏:中國制造業到了該補課的時候
(2010年,中國制造業的產值達到1.99萬億美元,超過美國1.95萬億美元。西方媒體評論,這是美國自1885年工業產值超過英國之后,125年以來首次讓出制造業老大的位置。但這個數字僅僅證明中國成為一個制造業大國,離制造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金融界:您怎么看待中國制造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胡弘:經過了30年的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制造業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這是指的規模第一大。但是確實不能算為制造業的強國。這表現在我們在高技術的產品、高附加值的產品上,大量的充斥的還是國外的,特別是國外發達國家的產品。頂尖品牌還很少,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世界上所謂的強國都是制造業的強國,美國、日本、德國、法國、意大利等等這些,他們都在很多領域有自己的世界品牌,世界最優秀、最優質的產品。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在技術方面積累還不夠。再說前些年我們發展有一些粗放。因為各個制造業產品造出來就能賣出去,沒有對產品進行精雕細琢,或者深入研究還不夠?,F在回過頭來看,要補這一課。
但是我仍然認為,中國的制造業將會成為世界第一。我相信,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只要我們靜下心來去做產品,就能夠把產品做好。
金融界:基于制造業的發展前景,秦川機床是如何進行布局的?
胡弘:按照秦川現在的規劃,我們搞了一個“三個三分之一”的戰略。第一個三分之一是主機及其工具,這里面包括齒輪磨床、螺紋磨床、外圓磨床、車床、加工中心、車銑堂復合加工中心,這個將在我們秦川未來版圖中占總的1/3。
還有一個三分之一是高端制造,包括機器人關節還有我們的液壓產品、齒輪產品,還有我們的一些功能部件,比如說滾珠絲杠、直線導軌、還有數控轉臺這些東西。
另外還一個三分之一包括設備再制造、工廠服務,數字化、智能化以及融資租賃,對金融服務。
最后這一塊目前還沒有占到份額,但是根據未來的趨勢,這三個板塊將發揮均衡的作用。
金融界:秦川機床滿足了國內三航兩機(即航空航天航海、航空發動機和航海燃氣輪機)設備的很多需求。這個領域需要大量的高技術產品。在這方面,秦川機床是如何做的?
胡弘:我們這些年針對國內三航兩機設備的特殊需求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們國家原來的航空工業所用的設備,幾乎全是國外的設備。但是隨著一些國際政治爭端的出現,國外的企業不愿意為我們提供技術。一聽到這個消息,我們中國的制造業感覺脖子被勒緊了,機床的及時升級改造不能實現,花高價買來的設備就會成為一堆廢鐵。
國家隨后啟動了04專項(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中排名第四的重大科技專項)應對這個情況。在這個專項里面,我們秦川參加了45項,應該說在整個行業里也是比較多的,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說只有自己把功夫下到,把拐杖扔掉,才能夠打破別人的封鎖。我們的車輪磨床能成為中國機床工業市場里,為數不多的替代進口高端機床成功的事例,實際上是我們幾代人員不懈努力的結果。
當年我們曾和國外談合資,被人家都拒絕了。在這種高端機床上,甚至傲慢的人說,把機械、圖紙給你們,你們也做不出來。實際上這是他們利益所在。這個量雖然不大,但是它高復雜、高利潤,。我們經過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終打破了這壟斷。
記者手記:
作為一位從基層技術人員成長起來的企業高管,胡弘顯得很是平易近人。他跟每一位上前交換名片的人熱情交流,還很爽快得答應了記者想做個專訪的請求。采訪時,由于會議現場條件限制,記者只能和他站著交流。盡管頭花全白,但胡弘一點兒也不介意,還細心回答記者提問的每一個問題。
從他的回答中,記者能體會到他的專業,嚴謹和踏實。作為一位老技術人員,他仍然對當前業內的熱點問題保持關注。由他的態度,可以想見秦川機床的整體氛圍。作為一家老字號的國企,和一家剛剛上市不久的企業,秦川機床對未來的整個發展戰略有著明確的規劃。
工業4.0,機器人減速器,三航兩機……這些關鍵詞,代表了秦川機床的核心布局,也是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一個縮影。隨著經濟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化,勞動力結構的改變,以及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中國制造業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相信在制造業敞開懷抱擁抱信息技術和智能化的今天,中國智造已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