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熙文
如果說,機器人的發展漸趨于人,那么這個智能的設備需要具備更多人類的功能和思維。廣州超音速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視覺、傳感器、手抓、控制器四種內在軟性技術及精密機構附加于機器人本體身上,為單調的機器人裝上了明亮的眼睛、敏銳的感知、靈活的手抓和智慧的大腦,使得機器人成為一個鮮活、生動和柔性的主體。
超音速總經理張俊峰笑稱,“超音速是一家‘吃軟飯’的企業,我們的主體優勢就是軟件,依靠軟件技術讓機器人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圖:超音速總經理張俊峰(中)與本刊記者合影
超音速如何做好軟實力?如何規劃未來軟實力?帶著這些問題,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記者走進了廣州超音速。
軟實力源于研發的積累。張俊峰介紹,“超音速在機器人行業并不招搖,我們的發展源于對軟件技術的不斷研發。目前,我們公司有96名員工,但技術人員接近50人,軟件研發人員超過20人,這樣的員工組成架構一方面體現出超音速對研發的重視,另一方面也為未來競爭提供更多內在支持。”
據了解,超音速以機器人視覺系統為核心,優勢軟件技術包括視覺、傳感器、及控制器。目前,超音速的業務涵蓋了標準設備如柔性電路板的全自動貼合設備、精密量測儀器如一鍵式圖像測量機,外觀缺陷如FPC的AOI檢測設備,非標自動化設備如大量應用四軸、六軸等機器人實現精密高速上下料等設備。合作的機器人本體廠商以史陶比爾、三菱、雅馬哈為主。
依靠軟實力,超音速在特定細分領域占據絕對領先優勢。張俊峰表示,超音速的軟件在鋰電池行業超越了國外霸主品牌,在鋰電池自動化設備中獨占魁首。在一鍵式標準測量設備領域也保持國內領先地位。
未來,超音速一方面繼續加強視覺與運控軟件的研發,擴大品牌影響力, 另一方面正在研發DELTA機器人,將視覺軟件植入到機器人控制軟件,只用一個大腦,更加精準快速。作為一家軟實力的系統集成商,超音速因何進軍本體市場,面對記者提問,張俊峰表示,超音速擁有相關技術優勢,做DELTA機器人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并非盲目擴大業務范疇。并且,超音速只做帶“眼睛”的DELTA機器人,不涉及其他產品類別。
據悉,超音速正在籌備新三板掛牌事宜,預計10月份正式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