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熙文
當前,機器人行業火熱的勢頭一發不可收拾,無論是上市企業在A股市場紅旗招展,還是中小企業追逐新三板等新型融資平臺,機器人行業的活躍度始終不減。但產業熱不代表企業熱,看似“錢景無限”,身處其中的企業是否賺的盆滿缽滿?真實的狀態恐怕只有企業自己知道了。
當我們討論機器人企業的生存狀態時,往往會把中小型企業當成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相比財大氣粗的大企業,中小企業往往承受著更多的風險和壓力。然而,中小企業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尤其是有著一技之長及優勢渠道的企業,往往能夠在產業洪流中發展的游刃有余。
作為一家中小企業,廣東拓斯達很好的詮釋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發展理念,成為中小企業突圍樣本。
“有所為有所不為”出自《論語?子路》,意思是人要審時度勢,決定取舍,選擇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做或暫時不做某些事情。指人的精力有限的,只有放棄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別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績。中小企業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重要表現就是專一而做,突出優勢,以特色見長,而不要泛泛的模仿別人。結合機器人行業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確產品定位和企業經營思路,著力于一點,步步為營。
首先,定位精準。
企業要做準確的市場定位,首先必須了解行業狀況,未來市場的需求變化、市場需求總量、競爭對手、自己的優缺點等。近幾年中,機器人行業涌入了大量的企業和資本,有人傳言未來有6成投資企業進入機器人行業,這在一方面推動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對這個行業浮躁的泡沫形式產生一定影響。因此,企業一定要認清現實,找準定位。
拓斯達成立于2007年,已經形成了終端應用集成方案 + 本體制造 + 軟件開發,三位一體的工業機器人生態系統。拓斯達董事長吳豐禮對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記者表示:“拓斯達深知自己的定位,成立之初就明確了自己的優勢所在,我們在電子元件、精密制造、汽車、醫療、3C電子等行業經驗豐富,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未來,我們仍然會把焦點關注在這些領域,加深技術積淀,做專做精。”
當然,定位精準并不代表局限,企業的眼光需要與時俱進,因此,拓斯達也逐漸發力3D打印,將產品觸角放的更遠。
其次,市場營銷獨特。
說到市場營銷,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不同策略,除了產品定位不一樣,開發的客戶群體不一樣之外,企業對營銷的重視程度以及市場滲透率也不相同。營銷好比企業聯姻,順利的把自己推銷出去并且保持良好的終身合作關系是最好的結局,但事實上總會有各種因素影響雙方的關系,因此,營銷也是機器人中小企業需要掌握的一門學問。
拓斯達的營銷模式讓人印象深刻。“一年回本的自動化”宣傳模式不僅很好的吸引了客戶的眼光,直擊客戶心中最為關切的疑問。
在企業的自動化改造中,擺在應用廠商和機器人企業之間的第一個關鍵指標就在于成本回收期。企業的投資回報率通常決定著一個企業是否考慮上馬機器人。在廣東拓斯達看來,一年的成本回收期是他們對客戶的承諾。拓斯達科技為生產制造企業量身定制一年回本,并滿足可升級、可復制、通用性、開放式四個條件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再次,資本的靈活運用。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普遍現實,也是當前很多民營中小企業心中難以言說的痛。中小企業對資金的管理除了自身嚴格的財務把控,更為重要的是為有源頭活水來。
進入資本市場是當前中小企業的一大途徑。鑒于中小企業的實力,步入創業板、中小板并非易事,而新三板給了企業一個很好地轉跳機會。
拓斯達同樣把握了這樣的機會。拓斯達于2014年12月在新三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831535)。與此同時,國內兩大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近一年來已多次到赴公司現場調研,爭取拓斯達在申報IPO上市的時候將其作為上市地。拓斯達即將于2015年中旬申報IPO上市。
最后,抱團合作。
當前,機器人相關企業紛紛尋求合作對象。向上下游延伸或者收購吞并優勢企業,以壯大自己的業務版圖,此時,機器人中小企業單獨作戰的困難更大。未來,機器人中小企業在與大企業競爭時,必要的抱團合作是明智之舉,當然,企業應該清醒的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尋找合適的合作方式,切記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拓斯達凝聚了一幫合作伙伴,投資機構、供應商和不同性質的戰略同盟伙伴。近段時間,拓斯達與沈陽機床集團展開戰略合作,標志著拓斯達從傳統的注塑機自動化領域向全行業自動化的延伸。
放眼2015年及以后,機器人行業將從多方面考驗企業的實力和能力,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無論是內部整改還是外部修繕,都要加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居安思危,有擔當和抱負的企業都應該從意識到行動,積極謀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