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發展5-10年后,必須要進行轉型升級,這樣才能不被市場淘汰。”這是長江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朱俊常說的話。
靠著敏銳的眼光和獨特的市場觀,從1992年到2015年,20多年時間內,朱俊的“長江公司”從一家裝潢店成長、轉型成一家數控切割機床研發和制造公司,并著力發展機器人自動化系統集成應用,搶占機器人產業發展先機,推動揚州工業機器人行業轉型升級。
記者在長江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見到朱俊時,他手上正拿著一疊厚厚的宣傳畫冊。“這些記錄著長江公司的歷史,敘說著長江公司的發展軌跡。”朱俊告訴記者,“1992年,長江公司剛成立時,只是一家裝潢公司,但隨著揚州家裝公司遍地開花,市場越來越混亂,自己越發想脫離該行業。此后,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考察,長江公司迎來了它的第一次轉型。”
“當時正好趕上了開發區的建設,憑借著做裝潢積累的經驗,我便想到了做建材生意。”2000年,朱俊在裝潢公司的基礎上,成立了一家“青鋼彩板公司”,主要從事建筑所用“鋼結構”的制造。任何行業剛入門都很難,為了讓剛成立的公司迅速走上正軌,朱俊從一些國有建材企業吸納了一大批有著豐富經驗的下崗工人,靠著這股人才力量,朱俊的“青鋼彩板公司”得到了高速發展,成為行業內的“領頭羊”。
“我始終認為,一家企業、一件產品發展了5-10年之后,必須要進行轉型,否則極有可能走下坡路。”朱俊告訴記者,“2008年,長江公司迎來了第二次轉型,成為一家數控切割機床研發和制造企業。”剛進入這一行業時,朱俊的企業半年沒有收到一份訂單,到底該如何改進?“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靠產品說話。”朱俊表示,“為了研制出最優質的產品,自己在挖掘人才的基礎上,還加大了學習力度,同時也適當改變產品銷售策略。逐漸地,企業的窘境得到了改變,生產的數控切割機床訂單不斷。”
自主創新,才能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力。2012年,長江重工的“數控切割機床”生產逐步走上了正軌,并且穩步發展。但朱俊在日本、德國等企業考察后發現,機器人在一些工業企業內運用廣泛,當地部分機床企業已經在開發、生產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不僅能解放生產力,還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長江重工”為何不能開發生產?說干就干,朱俊立即組織公司員工前往國外知名企業學習,并邀請國內知名高校專家來企業進行指導。2012年,經過一系列的準備,“長江重工”搶占了揚州機器人產業發展先機,目前生產的有切割、焊接、搬運、打磨等系列機器人。2014年,“長江重工”加入了“揚州市工業機器人產業聯盟”,成為首屆理事長單位,致力于揚州工業機器人轉型發展。
談到“長江重工”未來的目標,朱俊表示,未來還將加大工業機器人產業開發力度,加快它在市場上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