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亞洲日報》報道,韓國產業研究院于27日發表了題為《中國機器人產業急速成長和意義》的報告,深入分析了國際機器人聯盟(IFR)的相關資料,稱中國有望于2016年力壓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工業用機器人生產基地。該報告指出,中國工業用機器人2013年的銷售量高達2.5萬臺,2016年有望增至3.8萬臺,坐上世界第一把交椅。中國工業用機器人在世界的占有率也將由2013年的15.4%,激增至2016年的19.8%。相反,日本2013年工業用機器人的銷售量雖然高達2.72萬臺,位列世界第一位。但是在2016年這個數字僅可能增至3.2萬臺,屈居第二位。而韓國在相同時間內,工業用機器人的銷售量雖然有可能從2.5萬臺降至1.95萬臺,但依然有望保持在世界第三的水平。據分析,中國產業化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工費的增加是中國工業用機器人需求激增的主因。中國政府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指出,要將發展機器人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區政府也計劃在2015-2020年構建機器人生產園地。
點評: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不用研究,任何新生事物和產業都將會把中國作為最大的市場,不然世界上各個行業的巨頭都跑來中國干嘛呢?機器人毫不例外,不過,中國機器人生產產業還未步入成熟階段,現階段主要依靠國外的企業。以2012年為準,中國機器人生產市場中,本土企業的占有率僅為8%,而日本的安川、發那科、德國的庫卡、瑞士的ABB等4家入駐中國的外國企業在中國生產市場的占有率高達57.5%。未來,中國國產機器人壓力挺大,說不準這么大一塊蛋糕就沒機會分了,機器人國產化化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