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兩年,珠三角工業機器人產業開始進入爆發式增長期。如何利用機器人為制造業解困并向“智造”升級?事實上,珠三角地區的經驗對中國這個“制造大國”有著特別的樣本意義。在廣東地區,一些龍頭企業已經在關鍵零部件方面有所突破,如廣州數控在控制器方面國內領先,巨輪股份在RV減速器方面打破了國際壟斷。
解讀:近日,東莞松山湖國際機器人協同創新研究院籌建辦公室正式掛牌,一批手握機器人制造核心技術的企業已經進駐。據了解,該基地的負責人是全球機器人產業的領軍人物、香港科技大學自動化中心主任李澤湘教授。“國內機器人產業才剛剛起步,我們將與其他機器人產業基地進行差異化發展。由于東莞及珠三角3C——電腦、通訊、消費電子產業規模龐大,基地首先將針對3C產業進行機器人開發。”李澤湘說。不僅東莞,各類機器人產業基地在整個珠三角正呈現遍地開花的態勢。廣東省去年出臺《廣東省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將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作為發展的重點方向。2013年至今,從廣東省級層面到廣州、深圳、佛山等制造大市,無不依據各自產業規劃推出了相應的機器人產業發展新政,形成了各自的思路和做法。
中國制造電視認知度上升
近些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全球范圍內,中國制造的電視在占有率方面也在不斷攀升,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近期一家名為AVANTI的調研公司公開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LG與三星電視將會占據超過40%的總市場份額,但是國內品牌的高增長率,還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解讀:在這份2014年進行的調研報告中特別指出,在中國內地的品牌中,TCL、長虹和海信這三大品牌的認知度出現較高的增長,TCL為46%,長虹為47%,海信則為37%。而對于中國的很多用戶而言,盡管有很多人對三星等國際品牌喜愛有加,但是也有很多用戶認為,國產品牌的電視還是有著很大的優勢。比如說在產品質量、售后服務以及提供很多本土化的應用等功能,都是不少用戶選擇國產電視的原因之一。AVANTI的調研報告還顯示,自從2009年開始,中國的液晶電視市場就呈現出上漲的態勢,目前國內電視市場已經接近飽和,供需比較平衡。因此,就有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著眼于加大電視出口,從而爭取得到更多的市場份額,獲得更多的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