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中國政府發文準備建設三個機器人檢測中心,從另一個方面加大對機器人的把關,此次國務院發文清理地方無序的優惠政策,無疑將會規范機器人產業的混戰狀況,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到了政府要整治機器人亂象的決心,有助于中國機器人產業走向良性的發展軌道。國務院近日發布通知,全面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凡違法違規或影響公平競爭的政策,都要納入清理規范的范圍。既要規范稅收、非稅等收入優惠政策,又要規范與企業繳納稅收或非稅收入掛鉤的財政支出優惠政策。各地專項清理情況應于2015年3月底前報送財政部,由財政部匯總報國務院。清理規范的重點,既包括稅收優惠政策,也包括財政補貼等變相優惠政策。當前各類稅收優惠政策,“條條塊塊”是交織在一起的。有一些是國家部委在審批區域規劃等事項時,將稅收優惠政策加進去了;還有一些是地方自行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包括對企業先征后返、給予財政補貼等變相稅收優惠政策。根據國務院通知精神,這些都在清理規范之列。
點評:是該清理清理了,但愿是真的清理。相信在行業的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關于機器人的政策政出多門,各個地方政府為了充GDP,稅收優惠政策過多過濫,很多是地方政府為搶稅源而導致的惡性競爭加劇機器人產業風險。有的企業到地方去投資,往往是“貨比三家”,誰給的優惠多就在哪兒投,騙取政府補貼,最后連個機器人影子也搞不出來;有的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心切,向企業許諾只要前來投資落戶,就可以通過政府的稅收返還變相減免稅。這樣的惡性競爭,實際上并沒有給當地經濟帶來多大好處,更不會對機器人產業發展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