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一:新時達3月19日發布公告,擬支付現金6229.15萬元受讓上海曉奧享榮汽車工業裝備有限公司32.7850%的股權,同時以現金方式增資7,062.9592萬元,交易完成后將合計持有曉奧享榮51%股權。
新戰略點評:資本與產業的再次結合以及新時代的國際戰略眼光。這是新時達內生+外延垂直戰略的有一步伐,再次完善了工業機器人全產業鏈的布局。并購曉奧享榮,進軍汽車行業系統集成市場。曉奧享榮主營包括白車身自動焊接線、柔性傳輸裝置等,其離線仿真技術、整線模擬技術、遠程調試等業務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前五大客戶均為國內知名汽車廠。2014年凈利潤1064 萬元,目前在手訂單4.62 億元。曉奧享榮隱現工業4.0 基因,其擁有數字化工廠的綜合經驗與實力,而新時達自身儲備的電梯物聯網技術,更契合4.0 的信息化方向。
要聞二:萬科變化剛開始,擬機器人替代30%物業服務,王石表示,萬科品牌較好的物業管理業務。目前萬科的客戶群有250萬人,如果包括自己開發和承接同行物業管理的基礎上,未來十年萬科的客戶數量將達到6000萬人。為應對此,萬科要做到30%的物業服務用機器人替代,預計頭三年進行機器人實驗,后五年開始應用。
新戰略點評:服務機器人的春天來了,不過王石去年就表示會投資服務機器人企業,現在看來已經開始布局了。估計接下來萬科會選擇優秀的服務機器人企業合作,然后自己使用產品。雖然我國工業機器人我們已經落后西方多年,但全球智能服務機器人處于起步階段,大家同臺演戲,機遇與挑戰共舞,切不可失了良機。
要聞三:哈工大機器人產業基地開建投資2億有望實現產值200億,哈工大機器人產業基地4月末將在哈南工業新城開工建設,總占地面積7萬平方米,初期擬開展經濟型直角坐標機器人、家用服務機器人、工業AGV等成熟度高、市場前景廣闊、附加值高的產品開發生產,至2017年將可實現創新產品轉化40項,實現產值10億元。
新戰略點評:臺風來了那啥都能飛上天,各個政府的一攬子政策無疑有助于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國的產業政策向來具有一擁而上的冒進傳統,現在來看,機器人產業政策也不例外。在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結束后,不見真正能與日歐抗衡的“4-5家國內機器人龍頭企業”,看到的是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450多家小型制造商以及集成商、以及在建或已經運營的47個機器人工業園區。(據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數據,目前在我國的機器人產業園達到47個)。
要聞四:華為工業4.0揭秘:聚焦智能工廠和工程機械。在華為看來,工業4.0的提出,主要是為了提升行業效率和競爭力,正像蒸汽機、電力和信息化驅動了前三次革命一樣,工業4.0是ICT技術發展到新階段而產生的新的工業發展模式。
新戰略點評:現在有點技術含量的企業要不是不提一下工業4.0,互聯網工業、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似懂非懂的詞語就顯得有些落伍了。海爾在鄭州開建互聯網工廠,徐工的智能制造系統的應用,再到華為、格力這些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都開始自下而上的實踐工業4.0,這對制造業來說是一場革命與創新,我們不能再也不覺的這是一場遙遠的工業革命了。
要聞五:庫卡2014年銷售機器人產品5000臺,2014年庫卡在全球的機器人銷售量達到5000臺(其中廣東省安裝量最大,超過2000臺),同時預估今年會達到6800臺。
新戰略點評:全球銷售5000臺,廣東就占了將近一半,珠三角市場不可小覷,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數據顯示整個2014年珠三角安裝工業機器人達到7200臺。四大巨頭占總安裝量的90%.這一年中國企業去哪了?在此也透漏下安川首鋼2014年全球銷售工業機器人4000臺。
如需了解更多還是聯系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信息無價哦,免費提供,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