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大量的一般制造業,通常以區域產業集群的形式存在,比如汽車零配件、五金、小家電、化工、印染紡織等,這些行業也成為了自動化需求大戶。這些行業面臨很多問題,比如企業訂單不穩,投資資金不足,人員知識結構偏低等。面對浙江工業機器人的巨大需求,新松等機器人企業采取了有效應對措施,比如推動通用設備租賃,專用設備購買,以及幫助用戶培訓員工,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推動浙江的“機器換人”進展。
過去若干年浙江省內制造業人工成本急劇攀升,已經接近人均1萬美元的水平線,2005-2012年,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人均勞動報酬從1,487元/年增加到4,1370元/年,年均增長15.8%,總量和增幅均居全國前列。若保持這一增速,2016年一個工人的用工成本高達7,4391元/年。如果不進行自動化改造,制造業轉移必不可免。
然而一個機器人可以一周七天三班倒生產,可代替人工4-5人,可代替人工成本22萬元左右。考慮每年用工成本會上升,按照10%的折現率計算5年之后工資的現值即為83.4萬元。而普通輕量型機器人本體15萬元左右,加上集成費用初始成本40-50萬元,約兩年即可回收成本。
根據浙江省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機器換人”之后,61.5%的企業至少減少10%的一線員工,其中16.3%的企業減少30%以上的一線員工。若按照用工減少10%推算,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可減少用工70萬人以上,2013年可節省用工成本290億元以上。
根據浙江經信委今年的調查數據,機器換人總投資為100萬~500萬元的企業最多,占26.8%;其后依次是1000萬~2000萬元的企業占比18.2%,500萬~1000萬元的企業占比17.1%。浙江共有3.6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也是此次“機器換人”規劃的主力軍,總投資約1700億。估計以機器人為核心的自動化占總的投資比例為50%,則浙江整個自動化需求會接近900億。在省政府“機器換人”政策的指引下,浙江省各市紛紛出臺自動化改造規劃。第一梯隊為嘉興市、杭州市和寧波市。以嘉興為例,嘉興政府的機器換人同樣面對一些問題,主要是企業想不想換、誰來幫企業換及企業自身有沒有能力換等問題。目前前兩個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但由于相關企業缺乏融資渠道以及對機器換人經濟效益的不確定,第三個問題仍有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