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有一位永遠面帶笑容、精力充沛的看護工?現在的老年人正將目光投向機器人,希望能與它們能相伴走過暮年。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1月15日消息,新加坡Lions Befrienders老年活動中心將引入機器人作為運動教練,為中心的老人服務。這個名為Xuan的機器人由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制造,像它這樣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數碼伴侶還有不少。請看下文的這些機器人:
機器狗Eric
圖中是老年康復交互運動伴侶,也可以稱它的別名Eric。作為一只機器狗,Eric是新加坡第一個犬類外形的數碼設備,專為老人設計。它在Ling Kwang老人之家負責引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鍛煉。
Eric安裝視覺傳感器,能對外界的動作作出反應,令老人們的重復治療練習更加有趣,也相對減輕了護士的工作負擔。其研發團隊來自新加坡理工學院,他們發現老人在有機器人陪伴練習時會更加投入。
人形機器人Pepper
Pepper是由日本軟銀公司在去年2月發布的人形機器人,它能感知人的情緒,在與人的交往中學習進步。設計它的初衷是用來緩解日本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如今,一隊Pepper機器人正幫助軟銀供公司在日本各地銷售手機和雀巢咖啡機。如此生氣勃勃的人形機器人,誰不想讓它為自己的晚年增添活力呢?
行動助手Asimo
它能走、能跑、能上樓。它還能開瓶、上酒和握手。它可不是世界上最有用的寵物,它是人形機器人Asimo——專為行動不便人群設計。研究者們認為機器人Asimo可以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拿取食物。
本田公司出品的這個宇航員模型的機器人高1.3米,名字由“Advanced Step in Innovative Mobility(領先移動創新)” 首字母縮寫而成。Asimo面市已久,其首秀可追溯到2000年。經過14余年的研究,Asimo取得了“飛躍”性的成就。的確如此,去年4月發布的最新模型的靈活性和平衡能力大大提高,甚至可以“跳躍”。
寵物機器人Huggler
這個機器人是寵物機器人大家族中的一員。圖中圓滾滾呆萌萌的猴子可不僅僅是一只普通的玩具。他會笑,會打呼嚕,會因為摸的地方不同而發出不同的聲音。新加坡最大的研究所A*Star作為研發方,希望它能代替寵物療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這類寵物機器人俗稱Huggler,投放市場后實驗發現很受歡迎,因為它不像真狗會咬人,并且報告記錄Huggler能使內向的人群變得更加開朗。研發者相信它將通過交互活動監測用戶情緒變化,成為診斷精神狀況的得力助手。
意識控制的機器人套裝
這聽上去像是未來的幻想:日本機器人制造商生化人(Cyberdyne)制作了一套通過意識控制的智能外套。
這一運動助力機器人外套包括四肢和關節,幫助老年人完成行走活動,甚至可以提起重物。通過偵測穿戴者皮膚發出的微弱電脈沖,完成用戶大腦對四肢發出的行動指令。機器人套裝做出與人體本身相同的運動,為肢體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也就是說,或許很快你連扳手腕都贏不了你的外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