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作為衡量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機器人革命”正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并將影響全球制造業格局。
昨天,我們就在節目里給大家總體介紹了當前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水平。當時咱們用了一個形象的說法:機器人的核心技術就相當于這個產業的心臟。如果這個比喻成立的話,那市場和人才就是兩邊的翅膀。當前中國的機器人產業能夠做到“兩翼齊飛”嗎?
蔣米仁:這個產品是我們三自由度用,從結構上已經是簡化了,每一個關節意味著我要多配一個電機。
廣州數控綜合管理部主任蔣米仁正在給記者介紹的這臺工業機器人外形并不“震撼”,與其說是機器人不如說是機器手,但支手指向卻是一個大市場:
蔣米仁:少一個關節我們都可以降低很大一個成本,售價也可以面對很多中小企業,機器人不僅僅面對很多高大上用產業,像IT汽車,同時很多中小企業也面臨產業轉型升級,如果我們把低投入的產品推向市場用話,這些中小企業應該能更快用進入智能裝備用階段吧。
正處在轉型聚變期的中國制造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量正在快速增長,但當“國貨機器人”“外國機器人”,很多大企業還是選擇了“高大上”的后者。為了贏得新客戶,中國制造的機械之師開始了打響一場我們最擅長的“價格戰”。用蔣米仁用話說就是算好投入產出這筆賬:
蔣米仁:我們是一家民營企業也比較了解民營企業家用心態,最關心用就是投入產出。
與蔣米仁一起把算盤珠子撥得梆梆響是他們的目標客戶。拿廣東企業箭牌衛浴舉例,此前他們經過反復核算最終確認1200萬引入四套拋光打磨機器人,拋去工人工資等各方面因素,可以在兩年內收回投資,這才下狠心給生產線“全副武裝”。
公司總經辦主任霍志標:降低廢品率把產品質量也提升了,產品質量用機器人做可以提升1.5個百分點。
中國機器人行業想要更進一步,除了“打怪”還得“升級”。而想要升級,修煉內功,培育人才是關鍵。廣州數控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張軍介紹,機器人產業所需人才和市場供給之間有“差距”,而學校培養的人才和企業需求的能力之間也有“差距”。
張軍:同行業反饋出來的數據,自動化人人才的缺口,可能在未來5年內會達到30萬。我們機器人這邊已經從市場上很難發掘或者直接獲取非常符合我們崗位要求的人。像我們現在和很多學校開共建機器人專業一樣,就是學校沒有這方面用專業,他很多專業設置都是原來比較靠的,比如說,機械方面、電器方面、自動化方面,最大的困難其實就是整個知識體系一體化的問題。
企業的難處,上級管理部門也有清醒的認識。工信部副部長蘇波表示,國家將從頂層設計的角度解決市場反映的人才供給的難題:
蘇波:從國家的角度第一個就是高等院校專業設置用調整,有秩序的去培養社會所需要的這些高端人才,另外制造業對藍領工人的要求水平也也在不斷提高,也要進一步的提高對應用人才的培訓。
如果說核心技術是機器人產業的心臟,那市場和人才就是翅膀,羽翼尚未豐滿用中國機器人產業,正在加緊編織著自己的羽毛,靜候展翅高飛的一天。
[中國機器人產業調研]機器人的“翅膀”
發布時間: 11/7/2014 15:45:50 來源:xzlrobot
核心提示: 機器人的核心技術就相當于這個產業的心臟。如果這個比喻成立的話,那市場和人才就是兩邊的翅膀。當前中國的機器人產業能夠做到“兩翼齊飛”嗎?
【免責聲明】所刊原創內容之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新戰略機器人網無關。新戰略機器人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zl機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權屬于新戰略機器人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轉載、散布、引用須注明原文來源。
來源: xzlrobot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