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兩院院士大會上談到,機器人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重要的標志,“不僅要把我國機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盡可能多的占領市場”。中國最高領導人關于機器人定位的重要講話可知,機器人的發展對我國制造業的重大意義。從國際和中國的機器人發展歷史來看,我國起步比較晚,但我國機器人技術發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也由于我國工業三基(基礎元器件、基礎工藝、基礎原材料)基礎薄弱,所以在基礎研究、產品的研制和制造水平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跟國外尖端工業機器人比較,我國工業機器人技術有一定的差距,服務機器人差距較小,特種機器人某些方面的技術水平領先或者是接近了國際水平。
我國工業機器人總體水平還處于集成階段,核心零部件仍依賴進口。服務機器人目前處于跟蹤階段,從國內來看,北理工的匯童、華中科大等單位研發的產品,主要在仿生機器人和康復機器人方面有比較成熟的技術和產品。一些家電企業向智能化家電方向發展,用于服務家庭和康復方面的機器人發展迅速。在特種機器人領域,我國總體水平與發達國家接近,部分技術處于領先階段。目前已經形成了水下機器人、民用無人駕駛機、醫療外科機器人、搜救排爆機器人等系列產品,并在一些領域形成優勢。目前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我國仍有差距,明星企業更不多見。沈陽新松機器人無疑是國產機器人的龍頭企業,政府資源的傾斜、軍工領域的需求是不爭的優勢,新松機器人以中科院的科研背景,機器人產品線最全,機器人產業化最大基地而成為國內機器人產業的領導企業。廣東拓斯達是中國整廠自動化領域的代表性企業,被譽為“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運營商”標桿企業。拓斯達始終堅持“技術為王”發展理念,經過近年快速發展,構筑起業界領先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品牌優勢和廠商整合資源優勢,成功開創為企業快速實現一年回本、整體持續增效的自動化研發運營模式,已成為國產工業機器人領先者之一。拓斯達近年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僅為多家世界500強企業精心打造,也為中小生產制造企業定制并滿足可升級、可復制、通用式、開放式四個條件全優化的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
圖為拓斯達機器人體驗館的免費體驗及社會互動
從產業發展的政策導向來看,國家也非常重視,國務院及工信部等一些中央部委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涉及機器人領域的政策措施。比如2006年至2012年期間,從科技部、工信部的“十二五”規劃,還有國務院的“十二五”規劃等等,都發布了國家各種中長期的發展綱要。2012—2013年這個時期的政策密集出臺, 20122012年科技部印發智能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國務院發布了“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及財政部公布了2012年智能制造裝備項目扶持名單。
機器人產業整個運行態勢良好,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2014年銷量為5.6萬臺。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約為225000臺,較2013年增長27%。目前國內已涌現出廣東拓斯達等工業機器人和系統集成的企業,當然還有南京埃斯頓等企業。與平均每周新生兩個機器人公司的速度相比,地方建設機器人產業園的速度一點也不落后。從最北端的黑龍江,到南端的廣東,機器人產業園在近幾年內呈現出遍地開花態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6月份,全國已建和在建的機器人相關產業園或者是基地已經超過40個,規劃面積超3萬畝,其中作為東莞市三重項目的拓斯達新建產區建成后將成為華南區最大的自動化產業基地。而其傾心構建的機器人體驗館,極大地啟發制造業系統整合與自動化延伸應用,引領更廣泛的機器人產業分享和社會互動,其國內領先地位及體驗館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同3D打印機等各種元素融合的全新優化體驗,讓人贊嘆!
我國制造業面臨著產業轉型升級、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結構性失衡等諸多現實問題,迫切需要大量工業機器人。未來幾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預計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