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產業園為何在中國遍地開花,會給行業帶來哪些影響;政府有哪些能做的,以及該做的工作;縣城建設機器人產業園,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工信部已經在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面出臺了指導意見,為此,界面新聞記者專訪了工業與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裝備工業研究所所長左世全。他是指導意見起草工作的參與者之一。
界面:您認為當前中國機器人產業園過熱了嗎?是否存在泡沫?
左世全:當前,我國很多地方宣布要建設機器人產業園,具有過熱的跡象,仔細分析后可以看出,大多還是采用傳統的征地、建園區及招商的發展模式,應該說大多數并未取得明顯進展,所謂泡沫應該說是名義上的。
界面:這些泡沫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遍地開花的機器人產業園。對于目前全國到底有多少機器人產業園,不同的統計渠道和統計方式下,結果并不一樣。據您了解,這一數字有多少?
左世全:據統計,目前宣布要建設機器人產業園的已經有40余家。
界面:這些宣布要建的產業園,在對外宣傳時普遍稱自己有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元的產值規模,有人質疑這是“浮夸風”,您對這一現象怎么看?
左世全:很多地方宣布已經形成幾十億元甚至上百億的產值規模,應該說并不可靠。機器人產業應該主要包括從事機器人本體或零部件生產的企業,去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5.7萬臺,計算全在國內生產產值就在120億左右,如果加上機器人系統集成也不會超過500億元,需要指出的是我國生產的機器人不足2萬臺,機器人本體生產產值不超過50億元,加上系統集成不會超過200億元,所以這種估算可以說是不準確的。
界面:當前,建設機器人產業園的意義在哪里?在建設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左世全:建設機器人產業園目的是實現產業集群發展,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但目前來看,大多數機器人核心部件靠進口或國外品牌,難以形成有效的產業鏈。還需要注意的是,機器人產業是否一定要形成在一個園區發展也需要認真分析,所以在機器人產業園建設中要注意不要求多求全,搞“拉郎配”。
界面:目前國內機器人產業園做得較好的有哪幾家?它們有哪些可供借鑒的地方?
左世全:目前,國內做的比較好的應該是沈陽、蕪湖、常州等地,主要依托機器人本體企業,逐漸形成產業鏈配套,當然還出現依托市場需求集聚國內外機器人產業鏈條企業的情況,兩者的結合能夠推動機器人產業集聚的有效發展。
界面:據了解,目前國內有些機器人產業園,如唐山等地,只是當地政府提出的一個概念,并沒有真正規劃出一片園區。這種現象在國內普遍嗎?您認為是否有專門規劃一片園區的必要性?
左世全:應該說,大多數機器人產業園尚處于概念或者作為招商引資的旗幟階段,就機器人產業發展特點來說,我覺得不要盲目追求建園區,要結合地方市場需求情況、創新資源情況和產業配套情況。
界面:目前有些縣也在建設機器人產業園,例如江西省星子縣、河北省固安縣和香河縣等等。它們一般是由企業投資,與當地政府合作。這種現象是否值得鼓勵?當地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左世全:企業投資是具體的市場行為,地方政府重要的是創造發展環境,我不贊成政府過多通過入股投資的方式培育產業,甚至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當前,某些地方經濟下行壓力大,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增長點,但切忌越俎代庖。
界面:機器人產業園遍地開花,您認為主要原因是什么?會給行業帶來哪些影響?
左世全:主要原因是很多地方看到了我國機器人產業潛在的發展需求,加之現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甚至依然存在政績沖動的原因。對行業發展而言,畢竟創新發展資源是有限的,盲目建設機器人產業園,不利于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界面:政府有哪些能做的,以及該做的工作?
左世全:政府更重要的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企業才是經營主體,無論是國內企業還是國外企業,投資一個地方看中的是市場、人才及配套能力等,而不是過多在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優惠。
界面:針對機器人產業,工信部正在做哪些工作?
左世全:據我了解,工信部在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面已經出臺了指導意見,重在對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引導,我也參與了指導意見的起草工作,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機器人產業的“十三五”規劃,將在促進機器人研發與產業化方面進一步加強政策的引導和支持。
界面:對于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您還有哪些看法和建議?
左世全:對于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一是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形成合力,在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檢驗檢測手段和標準建設及產業化推進方面形成系統推進的局面,對地方推進機器人產業方面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二是加快培育和發展自主品牌,在社會上形成關心自主品牌機器人、應用自主品牌機器人的良好范圍,并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目前很多地方對發展機器人熱情很高,不惜以很大政策優惠的方式吸引國外機器人公司落戶,對我國自主品牌機器人的培育和發展形成很大壓力,需要引起行業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否則將如早些年的汽車產業一樣,市場世界第一,而產業技術受制于人。
三是要重視系統集成商的作用。機器人是需要二次開發的產品,系統集成商是機器人本體的直接用戶,我國機器人產業尤其是自主品牌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某種意義上取決于系統集成商用不用,當然根本上講是我國機器人產品在性能、穩定性、可靠性方面過不過關,希望我國機器人本體生產企業,積極與系統集成商協同推進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