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參考報11月17日消息,根據路線圖,到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達到15萬臺,保有量達到80萬臺,將較“十二五”末新增40萬臺;到2025年,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達26萬臺,保有量達180萬臺,較“十二五”末增加140萬臺。多個權威機構預測,到“十三五”末,我國機器人產業集群產值預計突破1000億元。
路線圖還顯示,隨著工業機器人開始在工業領域被大量應用,以及各類服務型智能機器人開始進入養老、醫療、康復、安防等市場,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建成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機器人產業體系。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國內市場占有率將達50%,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50%,產品平均無故障時間達到8萬小時;服務型智能機器人在養老、康復、社會服務等領域開始實現批量生產和應用。
至2025年,形成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機器人研發、制造及系統集成能力力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70%,產品平均無故障時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服務型智能機器人實現大規模生產,在各類生產、生活和服務中開始普及應用,部分產品實現出口。
業內人士認為,“十三五”期間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給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配合相應的產業政策,將有助于上述產業規劃制定的目標順利實現。事實上,根據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部署,“十三五”期間,除了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外,相關政府機構還將出臺一系列戰略支撐和保障措施。其中包括:制定產業扶持政策,對相關企業和項目進行獎勵和稅收優惠;對各類機器人產業化項目給予包括金融、財政等領域的支持;建立國家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開展機器人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究。
銀河證券、國泰君安等券商研報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機器人行業將保持快速增長,年平均增長率將在25%以上。與此同時,還將帶動產業集群的發展,相關的核心零部件、伺服驅動器、傳感器、人工智能等領域也將實現同步發展。此外,隨著服務型智能機器人在各種服務場景的應用,相應領域的發展開始起步,并有望在短時間內形成和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相同的巨大市場。A股中新時達、博實股份、機器人、康力電梯等上市公司,涉及機器人生產相關業務。
機器人“十三五”規劃基本制定完成
發布時間: 2015-11-17 09:11:25 來源:中國證券網
核心提示: 國證券網訊日前從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專家處獲悉,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已基本制定完成,這一產業發展規劃將和《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簡稱路線圖)一起,構成未來十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藍圖。
【免責聲明】所刊原創內容之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新戰略機器人網無關。新戰略機器人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zl機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權屬于新戰略機器人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轉載、散布、引用須注明原文來源。
來源: 中國證券網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