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斷傳出企業倒閉跑路的新聞。2015年中國制造業的危機影響到整體市場經濟。尤其是自身實力有限的中小企業,缺錢成為共同的心病?!板X荒”也同樣波及尚屬新興產業的機器人行業。當通脹高企,銀行不斷收縮信貸規模時,我們看到卻是機器人行業冰火兩重天的不同境遇:一邊是各類游資紛至沓來,推動企業瘋狂投資或上市融資圈錢;一邊卻是企業為錢神傷,為“貸”而愁,游離在自我掙扎的邊緣。
一半火焰:不差錢企業炙手可熱
2015年,機器人行業成為市場熱點詞匯之一,自動化及機器換人的概念席卷全國。如此誘人的市場羹肴自然引得蜂圍蝶涌。于是,頗有家底的圈內圈外企業紛紛積極部署,期望趕上紅利大潮贏得缽滿盆盈。不差錢的企業圈錢有道,投資瘋狂,大手筆動作凸顯強勢后盾。(見下表)
表:部分企業投融資概況
序號 | 公司名稱 | 資金額 | 投融資情況 |
1 | 美的 | 10億 | 對于機器人產業的布局,除了與安川合作產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美的還擬2015-2017年投資逾10億押注機器人產業。 |
2 | 海哲倫 | 2.6億 | 海倫哲近日披露重組草案,擬作價2.6億元收購連碩科技合計100%股權,拓展工業機器人業務。 |
3 | 新時達
| 10億 | 新時達近日發布公告,公司擬以10億元的價格購買會通科技100%股權和曉奧享榮49%股權。 |
4 | 東方網力 | 500萬美元 | 公司全資子公司香港網力擬以500萬美元購買Knightscope公司(安保機器人)所增發的2,450,860股B系優先股。 |
5 | 中南建設
| 10億 | 中南建設此前發布公告,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出資10億元在南通投資設立江蘇中南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通過該公司開展機器人相關產業的投資并購及后續管理等工作。 |
6 | 華中數控 | 1.12億 | 近日,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以1.12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新進入機器人制造領域的江蘇省江陰市錦明玻璃技術有限公司。 |
7 | 小魚兒 | 3000萬美元 | 北京小魚兒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對外宣布B輪融資結束,累積總額3000萬美元,估值1億美元。 |
綜合全國機器人大型企業動輒數以億計的融資或投資動作,我們不難看出不差錢的企業受國家銀根緊縮的影響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不外乎企業上市融資;享受政府扶持、政策補貼;自身實力招徠客戶、吸引外圍資金投入等等各邊有利風向因素。
首先,搭上市順風車。企業上市可以迅速融得巨額資金,擴大經營規模,而且股權融資使其沒有定期還本付息的壓力,企業可以很好地規避在經營出現起伏時伴隨的財務風險,提高交易信用,增強后續融資能力。上市比較早,在募股集資方面就能賺足優勢,上市公司的好處人人皆知,加緊上市步伐是機器人企業融資擴張的直接有效方式。當前,機器人在新三板上市的數量越來越多,據了解,當前有數十家機器人企業等待新三板上市,整體狀況就像趕集一樣,大家都擔心“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
有數據表明,機器人企業爭著搶著要上市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國外知名大企大肆降價引發的巨大競爭,“如果國內機器人企業不能在近兩年上市,或找到有實力的資本方,未來發展將充滿不確定性。包括資源、人力等方面都會出問題?!睒I內人士表示。
其次,借政策東風。我國十分重視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近兩年來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優惠補貼政策,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國家政策的引導、各地政府紛紛出臺更具針對性的政策,各地產業園也頻出新招。為吸引大企業投資駐足,政府的利好政策幾乎都是針對比較有實力和名氣的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已經初具規模的核心零部件和本體廠商通常能夠獲得更多補貼和關注的機會。
再次,企業以自身實力吸引外來投資。機器人本身所具有的無可比擬的優勢,以及國家對智能化制造和機器換人的重視必將掀起產業的發展熱潮。借助產業熱度,各大實力企業發展的風生水起,并且它們自身條件比較誘人,發展前景比較被外界看好,因此,它們更容易獲得外來資金金投入乃至風險投資的親睞,融資渠道廣泛而多樣。
一半海水:差錢企業苦苦掙扎
當前,我國機器人相關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陷入一種集體競爭力弱、企業分散的境地。我們不得不正視我國眾多中小型甚至大型機器人企業由于貸款困難而日漸捉襟見肘的真實情況。有些小企業只靠著微弱的小筆訂單勉強生存;有些接到了訂單卻苦于低微利潤陷入尷尬境地;甚至有些原本還比較有名氣的大中型機器人企業也在焦急等到外來資金的進入。
為什么機器人行業一片叫好卻有如此之多的差錢企業呢?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準備不充足,抵御風險能力較弱。機器人的發展讓無數商家心急眼紅,似乎進入這個行業就有錢賺。于是,草草上馬的企業不勝枚舉。
第二,市場競爭激烈,缺乏核心競爭力。機器人行業看起來門檻不高,但是風險也比較高。資金、技術、人才、市場各方面因素缺一不可,尤其是要想做出高品質、耐得住市場檢驗的產品的企業,必須擁有足夠的資本支撐。機器人中小企業自身創新性不足,沒有核心產品和技術,且目前產品價格已經相當透明,在市場競爭中極易被淘汰。
第三,收款難題困擾企業,三角債逐漸顯現。當前,國產的機器人相關企業以系統集成商居多,眾所周知,系統集成商的收款周期相當長,一個項目通常耗時數月有的甚至數年,而收款也大都保持著3:3:3:1的方式。如此,企業的資金壓力可想而知,即使是本體廠商或者其他零部件廠商也同樣面臨著這種問題。
總之,機器人產業當前面臨著市場蜂擁但市場不夠穩定的時期,并且絕大多數中小型企業屬于私人投資興建,規模小、產能弱,極少享受政府補貼優惠政策。“錢荒”的進一步加劇讓游離在產業邊緣的中小企業艱難等“貸”,捉襟見肘。如何保護這些機器人行業內的大眾,成為整個產業乃至國家日益重視的迫切問題。
政策引導,企業自救
中國經濟放緩速度基本確定,各大企業普遍呈現出資金吃緊、融資困難的現象。國家加大宏觀政策指導,各地政府積極制定惠及中小企業利好政策以及企業開展創新自救,三管齊下才能改善機器人行業冰火兩重天的格局,幫助中小企業健康良性發展。
一,國家宏觀政策調控是前提。
國家政策的引導是對機器人產業最迅速的牽引方式,因此,從整個產業的布局來說,國家相關部門的積極政策是機器人行業大整改必不可少的首要因素。近兩年,國家一方面加大對機器人應用企業的補貼,拓寬市場應用渠道,另一方面將目光適當關注機器人中小企業,讓他們在專業的領域里有更好的發揮。
不過,換個角度來說,目前國家對機器人企業的優惠和補貼政策仍然以大企業為首,我們希望有更多中小企業能夠受惠。
二, 企業自身整改是關鍵。
機器人企業目前面臨著資金短缺的風險,與其等待外援,不如奮起自救。
企業內部可以通過轉變經營方式,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創新發展模式來提高自身綜合實力;企業之間可以加強行業合作,嘗試通過一起發行集合債券、集合中期票據、集合信托計劃、集合短期融資券等,募集所需資金。這樣,既可緩解流動性趨緊背景下機器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又有助于中小企業產權結構的改善,實現中小企業產業群的穩定健康發展。
機器人產業說燙也燙,不差錢的企業運行得當自然能夠贏得市場,志得意滿。然而,更多體力不支的中小型企業壓力倍增。在這種優則更優、弱則更弱的剪刀差之下,差錢企業和不差錢企業日漸殊途?!吧接暧麃盹L滿樓”,其實不論差錢或者不差錢,機器人企業都應該清醒的看到眼前的局勢,也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