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一座憑借制造業發展起來的城市,“東莞制造”馳名海內外。繼去年市政府一號文聚焦扶持實體經濟后,今年一號文聚焦“東莞制造2025”戰略,更加凸顯出東莞對制造業發展的重視。
在這一年中,東莞制造2025戰略實施,機器換人可謂濃墨重彩的一筆。加速開啟“機器換人”時代,亦位居43條戰略舉措的第一條。
“當前,東莞制造2025戰略和機器換人持續推進,給我們這樣的數控裝備業帶來巨大利好?!蔽挥诤窠值臇|莞市巨岡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光景望著窗外無限感慨。在這一場機器換人的大潮中,作為國內數控裝備第一梯隊的巨岡機械,從最初的場地不如一個門衛室大,到如今的飛躍發展,他們上演著東莞傳奇。在這場機器換人的大潮中,政府鉚足了勁,企業更是信心滿滿,收獲頗豐。
一組數據顯示,機器換人項目完成后勞動生產率平均提高64.9%,產品合格率平均從88.04%提高至94.42%。同時減少用工40959人,單位產品成本平均下降10.6%。
首家民營“無人工廠”1人看管18臺機器
東莞加速開啟“機器換人”,“無人工廠”開始頻頻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
松山湖就有這樣一家神秘的企業,東莞市瑞必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必達”),擁有東莞首家民營無人工廠。
工作日上午9點,正是工廠最為熱鬧的時候,但瑞必達工廠卻四下無人,只看到信號燈閃爍的機器人在安靜地“工作”。開料、精雕、清洗……機械手有條不紊地操作。90后楊威和他的工友們,一個人就能管理18臺機器人,工資高達六七千元。
這,是一家月產觸摸屏玻璃800萬-1000萬片,未來產能將擴張到1500萬片,集手機及筆記本電腦觸摸屏蓋板玻璃研發與生產的專業企業。就在8月份,它成功掛牌新三板,別出心裁的機器人敲鐘一時傳為業內佳話。
總經理曾建軍說,“機器換人”是他們最堅定的選擇。4年前,瑞必達初始產能只有10多萬片。隨著企業的發展,用工又成了大難題。
“用工現在完全是工方市場。既要提工資,又要增加員工福利,三四千元的工資說不干就不干了?!痹ㄜ婎H感無奈,瑞必達最高峰時用工需達5000多人,每個月的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更是高企難下。
怎么辦?曾建軍說,唯有啟動“機器換人”?,F如今瑞必達已建成首個民營無人工廠,月產能達到800萬-1000萬片,公司業績年增長超過80%。
機器換人投入一年遠超過去10年總和
機器換人,實現了減員增效提高產品質量和企業競爭力,有力地推動了企業轉型升級。僅以瑞必達為例,機器換人使得產品的良品率從80%提高到90%?,F有工人1200人即可勝任本需要5000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而就在距離瑞必達半小時路程的東城牛山,上市公司勁勝精密的智能工廠正在抓緊建設爭取年底運作。厚街巨岡機械偌大的智能設備制造工廠,則以160人創下每年4億元的產值……機器人正在悄然“占領”世界工廠。
在這場“機器換人”的大潮中,政府這只有力助推的手功不可沒。
記者了解到,自去年9月至今年10月,全市申報“機器換人”專項資金項目共678個,總投資達55.39億元。市經信局解讀說,東莞機器換人投入一年遠超過去10年總和。
根據測算,企業完成機器換人項目后,勞動生產率平均提高64.9%,產品合格率平均從88.04%提高至94.42%,減少用工40959人,單位產品成本平均下降10.6%。
但與此同時,面對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和殘酷的市場競爭,在瑞必達等不斷擴大產能的同時,東莞4000多家企業卻正面臨著關門歇業?!皷|莞制造”不斷遭遇“倒閉潮”的質疑。對此,袁寶成曾公開表示,外界關注的倒閉企業大都是智能手機或其生產手機部件的生產商,這屬于市場經濟中優勝劣汰,并不能說明制造業整體遭遇了危機。
未來布局打造全國先進裝備制造業重要集聚區
“機器換人工作事關東莞提升先進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的發展水平。”在一次常務工作會議上,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更是如是要求,務必把“機器換人”這項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回顧一整年,從政府到企業,“機器換人”這個高頻詞匯可謂成為全年焦點。
市政府1號文,加速開啟“機器換人”時代成為“東莞制造2025”戰略當仁不讓第一條。后來,袁寶成做客央視,更是用“機器換人”的東莞樣本講述“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故事。而“智博會”的召開,則成功打造出史上規格最高的國內外高端先進機器人、智能裝備及其零部件為主題的專業年展……
“世界工廠東莞推進機器換人計劃,是必須的。它不是頭腦發熱、拍腦袋之舉,而是大勢所趨,政府只是順勢而為。”正如袁寶成在做客央視時所解讀的,東莞制造業“劉易斯拐點”快要到了,機器換人將使東莞在綜合成本上始終保持全球適度的競爭力。
機器換人,東莞更是用行動為證。就在那次市政府常務工作會議上,東莞一日連出三份關于“機器換人”的重磅文件;從“引、投、創、銷、融、?!钡确矫鎸Α皺C器換人”給予全方位扶持,力求盡快使東莞發展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先進裝備制造業重要集聚區之一。到2016年,東莞將力爭全市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產值達到350億元,年均增長20%左右。其中,重點加大工業機器人產業培育力度,爭取工業機器人產業實現年均30%增速,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建設取得一定成效,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針對企業“機器換人”融資難、融資貴的困擾,從明年起東莞將以共建方式設立“省市共建發展中小企業設備融資租賃專項資金”。力爭3年試點時間,實現“機器換人”專項資助項目60%以上應用融資租賃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