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達沃斯論壇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在15個經濟領先的國家內,隨著科技與人工智能的發展,510萬工作崗位將被機器人“搶走”。
該報告指出,有710萬人工雇員將因機器人的產生而失業,但由于市場會提供約200萬個新的就業崗位,因此,總計有510萬份工作會被機器人“搶走”。
報告中調查的15個國家占據了全世界勞動人口的65%。
該報告被命名為“工作的未來”(The Future of Jobs)。報告稱,每個行業都會有人被機器替代,但替代程度會因行業不同而變化。失去就業崗位最多的將是醫療保健行業,這也反映了遠程醫療的發展,緊隨其后的將是能源與金融行業。但是,報告也指出,就業市場對于有特定技術和經驗的雇員的需求會增高,如數據分析師和銷售代表等。
延伸閱讀:3C行業工業機器人市場巨大
3C業自動化正在爆發。中國工業機器人仍具有巨大發展空間。根據《中國制造2025》機器人領域的路線圖到2020年,工業機器人保有量達到80萬臺,約是2015年保有量的2倍,平均增速15%。從應用行業看,汽車行業使用最多,但成熟的應用和國際巨頭的穩定比阻礙了國內廠商進入。3C行業機器人增速快,但自動化程度很低,眾多的桌面機器人有望升級。3C產品更新換代快,尤其是手機產品,每1-2年便有較大變化,帶來設備的更換需求。手機作為3C產品中量大、技術高、更新換代快的代表,其自動化升級的進程將帶來巨大機會。
我們從工藝角度出發,挖掘三大環節中最關鍵和最可能面臨更換的設備及公司。
機身:一塊金屬也有多種“烹飪-”方法。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手機機身有金屬機身、雙面玻璃金屬邊框、塑料機身等,金屬機身又可以分為:三段式、窗口式和納米注塑式。而機身的材料和結構的改變,以及背后的市場偏好,都將引領加工設備的份額震動。目前金屬機身的一般設備有CNC機床、CNC鉆攻機床、高速精雕機、打磨機、噴砂機等。需要關注手機切割或注塑成型的技術使用、手機材料的變化、對天線的處理、機身弧度要求等。觸摸屏分層找看點。觸摸屏由防護玻璃、液晶屏、背光模組等多層組成。防護玻璃、液晶及背光、觸控及芯片、模組組裝等多層面的不通制造理念同時存在,成本、設計廠商的偏好、市場的流行程度將逐漸影響產品和產業鏈。目前防護玻璃的主要設備有切割刀輪(相關機器)、玻璃精雕機、平磨機、覆膜機等。廣受市場期望的藍寶石加工設備主要有:掏棒機、金剛石線開方機、金剛石線切割機或激光切割機、磨盤設備等。
裝配和檢測是手機自動化的必爭之地。市場上非常重視手機的裝配和檢測環節,許多裝配商提出了對自動化的需求。目前,機器人可以應用在SMT、擰螺絲、單板功能測試、預加工、MMI、金屬拋光、運輸和包裝等環節,但在插拔、PCB板裝配、外殼裝配、貼膜等方面存在困難。機器人目前的解決方案有裝有力矩傳感器的冗余自由度機器人、人機協作理念等。自動化集成方面則希望改進成柔性化生產線。價格、技術的穩定性、技術成熟度將成為下一個期待方向。
把握手機自動化的點與線的機會。從配件制造到總裝檢測,手機制造自動化的需求不斷提升。其中將會產生加工設備(點)的存量替換和銜接環節(線)的增量增長機會。2016年智能手機將迎來技術變化的大年,內外的更新和理念的變化將帶來點上的大量更換,需要對新手機試造的時機有所把握。而隨著人力成本的提升和對效率的要求,線的機會將會逐漸的釋放,并將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