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美國協作機器人公司Rethink確定了其在國內的第二家分銷商。湖南瑞森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將負責Rethink在華北及華南市場的銷售。這家總部位于長沙的企業2015年成立,擁有約50名員工。
去年底,Rethink剛確定了在國內的首個分銷商。上海電氣自動化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被Rethink選中,負責華東地區的機器人銷售。
在工業機器人得到廣泛應用的現在,協作機器人被認為是新的發展趨勢。這些機器人安裝了傳感器,能夠對附近的人類活動及時做出反應。因此,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它能與人協同工作,而不必像傳統的大型工業機器人那樣被隔離網攔開,以免造成意外傷害。
信息咨詢公司IHS高級分析師周萬木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工業機器人強調更多的是其精度和效率,這些特點適用于大規模的流水線生產,而協作機器人重量更輕、易于安裝,更適合當下小批量、多批次的個性化制造需求。
Rethink在2012年推出了其首款雙臂協作機器人Baxter,而它的第二款單臂機器人Sawyer則在去年亮相。兩款機器人都配有一塊平板電腦,用以顯示機器人工作時的“心情”,這一別致的設計讓人印象深刻。
相比于Rethink,另一家協作機器人公司優傲(universal)則在中國更早地進行了布局。從2014年起,這家丹麥公司就在中國市場正式推出了協作機器人,而協作機器人概念也是由優傲提出,并在2009年推出了協作機器人產品。
優傲目前有三款機器人在售,分別名為UR3、UR5和UR10,它們的主要差別是大小、體型居中的UR5類似于人的手臂。周萬木分析稱,雖然優傲機器人的動作精度、準確性和穩定性不那么完美,但它能夠完成一些簡單的裝配工作,依靠相對較低的價格,其在全球市場擁有非常快的增速。
意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優傲在2013年在中國設立了分公司,并將中國總部設立在了上海。接下來重要的一步,是建立分銷體系。與ABB、庫卡等傳統工業機器人巨頭相比,Rethink和優傲還只是機器人行業的新貴,在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它們并沒有現成的銷售渠道。
與Rethink類似,優傲同樣采用分銷模式,這也是傳統工業機器人廠商所慣用的銷售體系。分銷商通常是具有工程技術背景的系統集成商,它們面對不同行業的客戶,提供搭配有機器人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周萬木分析稱,這樣的模式可以快速構建銷售網絡以占領市場。缺點是,機器人廠商會過分依賴分銷商的銷售和技術支持能力,對下游客戶的實際需求缺乏了解。
優傲機器人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鐵隆正(James Taylor)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目前在國內有80家系統集成商成為了其合作伙伴,面向的客戶則涵蓋3C、汽車及包裝等不同行業。2014年6月,這位中文流利的美國人加入了優傲,成為了中國業務的負責人,他目前帶領著一支20人左右的團隊,大部分員工從事技術支持。
與Rethink相比,優傲所搭建的分銷體系顯得更為多元。在這80家分銷商中,并沒有一家系統集成商被賦予在某個行業或者某個地區的獨家代理權。“2014年我們在中國的銷量是200臺,去年則增長了一兩倍。”鐵隆正稱,優傲機器人過去兩年在中國的銷量達到了公司的目標。不過,相較于中國工業機器人龐大的新增銷量,這只占有很小的比例。
2014年,中國市場所銷售的工業機器人數量為5.6萬臺,保持了54%的同比增長,并連續兩年蟬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消費國。在鐵隆正看來,中國協作機器人市場的增長還只是剛開始,未來公司會設定更高的銷售目標。而優傲下一步的計劃,是在中國設立機器人總裝工廠,目前其所有的協作機器人都在丹麥完成裝配,不過這一設想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