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機互動。今年有很多廠商的展臺都有機器人與工人協同工作,幫助完成物料輸送和部分工序;
2. 增材制造的工業應用。通過與拓撲優化技術結合,將原來實心的材料變為空心的晶格結構,從而大幅度減重,達索和歐特克的展臺都體現了這兩個技術的結合。歐特克的展臺展出了一個空客A320用于支撐乘務員座椅的構件,是用增材制造技術制造的。有一個新穎的技術,是將原來的框架結構進行分解,使材料盡量能夠充滿一個立方體的空間,這樣用小尺寸的增材制造設備就可以制造大尺寸的構建。3D打印這個詞,會顯得比較業余。老外都是用Additive manufacturing。
華為此次展出了車聯網的應用。通過將車輛的數據采集到云端,可以對駕駛員的駕駛習慣進行分析,最終幫助保險公司進行合理定價。右邊是支撐乘務員座椅的支承架,左邊是支承架的構件進行密集排列,從而縮小占用的體積,便于快速進行制造。GE展出了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其實就是物聯網的應用。重點是生產現場的數據采集與分析,設備績效管理(Ass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以及Predix平臺的應用。
其中,針對predix平臺,GE展出了一個有趣的案例。一個電路板上面設置了溫度傳感器和位置傳感器。電路板帶動一個小風扇。同時,通過一個工業網關,連接一個小風機。如果把手放在電路板上,或者移動電路板,風扇就會自動停機,過一會兒,通過M2M,另一臺小風機也會自動停機。用ipad對著電氣柜,可以顯示出相關的信息,例如電氣柜打開之后的設備布局,電氣柜的運行狀態等。
3.AR(增強型虛擬現實技術)的工業應用。多個廠商展出了通過AR技術進行取貨,維修維護的案例。例如施耐德電氣用AR負責進行電氣柜和工廠設備維修,柯尼卡美能達用AR進行取貨。
4.物聯網的工業應用。多個廠商展示了通過傳感器采集設備數據,然后對生產線的產量,智能和OEE進行分析,對設備的狀態進行采集,然后支持預防性維修維護的應用。
5.虛實融合。西門子、達索等多個廠商展示了將虛擬的產品三維模型與實際產品的融合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