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馬泰克宣布收購NDC自動化
作為全球領先的自動化集成技術、軟件和服務提供商,德馬泰克于2016年3月21日宣布收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領先的AGV和軟件提供商NDC自動化公司。在此過渡期間,NDC自動化將繼續以NDC自動化名義經營,繼續為德馬泰克客戶提供優質的AGV解決方案。
點評:德馬泰克作為全球著名的自動化集成商之一,特別在智能物流集成方面表現突出,收購澳大利亞NDC自動化公司無非是完善其產業鏈布局,更是其全球擴張的戰略,澳洲作為其業務相對薄弱的地區,收購本地優秀企業可以順利的借助子公司的渠道擴展市場。
我國首發佳佳三代機器人 關鍵是美啊
中國科技大學機器人團隊首發佳佳三代機器人,無論是外貌、表情、動作和神態都有了較大進步,而顏值更是令人稱贊。據悉,佳佳三代是目前顏值最高的類人機器人了。
點評:這種類人機器人在國內不算首家發布,之前已有諸多企業發布相關產品,但是這次為何得到諸多媒體的關注,是因為這款機器人的關注點不僅是外形,除了外形更好看之外,其內部功能也較之前的大有改進,特別是語音對話識別功能,在傳統功能性體驗之外,首次提出并探索了機器人品格定義,以及機器人形象與其品格和功能協調一致,賦予“佳佳”善良、勤懇、智慧的品格。
均勝電子年報透露:工業機器人賣了5億元
均勝電子披露了2015年報。年報透露均勝電子新能源汽車動力控制系統和工業機器人業務增速均超過50%, 其中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業務營收增長53.93%,全年實現銷售5.57億元。
點評:標題黨嫌疑,國內做機器人的龍頭老大也沒這么多,內容應該新能源動力控制系統和工業機器人,是兩項業務!估計工業機器人也買的比較少,上市公司的年報看一半猜一半,信一一半疑一半,機器人太熱,概念必須要有,不然怎么混跡資本江湖呢!
山東菏澤建全國最大機器人產業園總投資10億
山東省菏澤市,山東西部智能機器人產業園一期工程即將竣工。該項目規劃建設科技展覽館、產品展示中心、生產區、裝配調試中心等,全部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智能服務機器人生產基地。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規劃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
點評:瞎折騰,這種重復投資浪費資源的政績全國遍地開花,并且每個地方都要標注了全國第一,這種浮夸大躍進式的發展為何不能引以為戒,地方套錢招商引資,企業順勢騙取補貼,這樣的模式遲早會一拍兩散,多數的產業園將變成半吊子工程;再者,如果沒有基礎制造業與市場環境作為基礎支撐,造再多的機器人產業園也是海市蜃樓曇花一現。
2020年自主工業機器人年產10萬臺
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并于27日公開發布《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機器人產品性能和質量達到國際同類水平,關鍵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我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10萬臺,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超300億元。
點評:2015年自主的工業機器人大概是2萬臺,2020年實現10萬臺,還差8萬臺,年增長要在50%以上,這個預估比較樂觀,完全忽略了巨頭們的存在,服務機器人年所銷售超300億元,有點夸張了,再看看這個規劃是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一起引發的,就知道其中的深意了。不過在這個產業圈子苦逼的才俊們要為國家榮譽目標奮斗了!
2015機器人本體業務虧損面高達70%
2015年上半年,80%以上廠商本體業務出現同比增長,但是盈利能力卻不盡如人意,機器人本體業務虧損面高達70%。
點評:今年虧損80%,明年就是80% 的本體廠商要和機器人本體說再見了!搞本體做低端沒錢賺,做高端技術和市場制約,真是難!我為國內做本體的企業捏把汗。不過我覺得我們國內單純的做本體的企業從今年開始將慢慢轉型,單純做本體是條不歸路!回顧機器人產業各國發展,都沒有這么干的!
匯川技術:今年新增機器人等事業部
匯川技術2015年度業績說明會周四上午舉行。公司董秘宋君恩表示,今年對公司的組織架構進行調整,新增通用自動化事業部和機器人事業部,以滿足智能制造對多層次網絡架構與機電一體化解決方案的需要。
點評:這個很正常了,匯川屬于機器人核心部件供應商,匯川技術只做面粉的策略在機器人行業稍有特色,特別是在伺服領域還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去年開始在控制系統也開始發力,在適當的時機組建機器人事業部也是為了更加專業的服務機器人行業。
2016年出貨量預計50萬 服務機器人產業如何破局
2015年國內機器人企業超過4000家,目前國內能量產的服務機器人品牌不超過5、6家。2015年國內服務機器人整體出貨量僅有幾萬臺,2015年某機器人標桿公司月出貨量約1k/月,業內人士預計2016出貨量大概50萬左右。
點評:與工業機器人不同,服務領域的需求是不可預測的,各種交叉學科技術都在發展,市場的爆發會隨著技術的成熟實現,目前做服務機器人是要有點希望,雖然產品都沒有大家想想中那么完美,無論國家層面還是資本市場,對于未來幾年內服務機器人市場的爆發都充滿期待,但在爆發來臨之前,各家還需要在自己的領域內繼續深耕。雖然幾大細分領域已初步分化完成,但商業模式并不清晰,各個參與者都在探索。
中外合璧 拓斯達與ABB開展深度戰略合作
4月28日,拓斯達與機器人四大國際巨頭之一的ABB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表示將在核心技術、控制系統、市場應用和人才培訓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同開拓國內3C、注塑、壓鑄等領域,全力推動傳統制造業從“制造”到“智造”的轉型升級。
ABB機器人中國區總裁李剛、拓斯達董事長吳豐禮、東莞市中小局和大嶺山鎮領導出席了簽約儀式。
點評:拓斯達是國內優秀的系統集成商,在智能制造領域做的風生水起,特別是3C、注塑、壓鑄等領域,此次和ABB機器人合作,相信也是ABB機器人看重了他們在集成領域的能力,雙方展開深度合作,雙方優勢資源互補,在3C行業再創更多的新應用和未來的行業標配。
獵豹砸3.3億成立機器人公司
日前,獵豹移動CEO傅盛宣布獵豹將單獨成立獵豹機器人公司,前期投入5000萬美元(約合3.3億人民幣)進行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研發。在他看來,機器人涉及全行業技術的整合,獵豹移動用有全球化的事業,有機會對全球最前沿的技術進行整合,同時獵豹移動擁有一定資金量,并且有足夠的耐心進行長效投入。“獵豹將以"軟硬一體"的形態進軍機器人領域,在構建平臺的同時,著重機器人領域的硬件研發。”
點評:投資歸投資,發展還是要看產品和市場,機器人涉及全行業技術的整合,獵豹移動擁有全球化的事業,有機會對全球最前沿的技術進行整合,同時獵豹移動擁有一定資金量,并且有足夠的耐心進行長效投入。進軍機器人領域,在構建平臺的同時,著重機器人領域的硬件研發。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第四季度,獵豹在全球已經擁有6.35億的移動月活躍用戶,其中78%來自以歐美為主的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