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拉動下,我國智能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各地智能機器人產業園區(基地)紛紛建設,國內大型企業龍頭引領地位凸顯,“廣滬沈哈”總體市場格局逐步形成。
國開聯產業規劃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中國智能機器人產業深度研究系列報告(2016)》之《智能機器人產業市場格局研究報告》顯示:從全球機器人市場格局來看,日本在工業機器人、家用機器人方面優勢明顯;歐洲在工業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領域居于領先地位;美國比較優勢在系統集成領域、醫療機器人和國防軍工機器人方面;
從企業之間的競爭來看,國際市場的總體格局,主要集中于ABB、發那科、安川和庫卡等“四大家族”之間;而國內市場則孕育出了新松機器人、廣州數控、新時達以及埃夫特所組成的“四小家族”。
此外,我國家電制造業巨頭美的、海爾、格力等經過多年深耕,在機器人領域的地位也日趨重要,其中,美的收購庫卡一旦達成,將重塑全球機器人市場格局。
國開聯產業規劃研究院智能機器人產業研究中心負責人表示:“綜合我國機器人產業市場規模、應用領域、技術研發和企業集聚情況來看,我國智能機器人產業“廣滬沈哈”總體格局已經逐步形成。”
廣東(廣)——廣東借助制造業領先優勢,部署“機器換人”計劃,大量推廣應用機器人,形成了深圳、東莞、佛山和廣州的機器人“四大軍團”(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
上海(滬)——上海則擁有全國最多的機器人企業,形成了國內產業規模最大的機器人產業集聚區,擁有ABB、發那科、庫卡等全球機器人領先企業,是全國機器人產業綜合實力最強的地區;
沈陽(沈)——沈陽是全國最重要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之一,匯聚了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東北大學等一批重點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建有國內頂級的機器人研究機構——機器人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機器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且擁有國產龍頭新松機器人等企業;
哈爾濱(哈)——哈爾濱是國內最早進行機器人研發與應用的城市之一,上世紀80年代,哈爾濱工業大學就研制出我國第一臺弧焊機器人和點焊機器人;哈爾濱工業大學也是我國最早開展機器人技術研究的單位之一,全國以哈工大為依托的機器人企業超過40家,是我國機器人產業的技術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