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動化網)2015年,全球每售出3臺工業機器人,有一臺落戶中國,但國產機器人,僅占中國市場4%。位于荊門的中航工業湖北航特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室溫近50℃生產線上,兩臺工業澆注機器人又快又穩地工作著,其生產的首批鋁合金鑄件,已供應國內外知名汽車廠。此前,這里與國內其他智能澆注生產線一樣,一直被“洋”機器人占領。
2014年,該公司準備進行智能化改造。武漢奮進機器人雖有多項核心技術,但必須在生產線上去研發、試錯、驗證。
左為原ABB機器人 右為武漢奮進機器人
據悉,項目采用兩臺工業機器人單元作為作業主體,兩臺機器人、10臺澆注機分布于熔池兩側,每臺機器人可分別在直線軌道上往返移動,各自服務于5臺鑄造機。機器人與人工間使用高強度密集防護網進行隔離,且每個鑄造機設置有與機器人系統互鎖的壓力檢測單元,與外開式聯控安全門結合在一起,確保工人在完成作業后離開且在下次作業前不可經過澆注點,極大地保證了工人的人身安全。項目還通過采用復合陶瓷材料制作澆勺以及在澆勺上安裝液面感應器等,大大降低勺內剩鋁及外表粘鋁量,確保單次澆鑄重量誤差控制在±5%以內,同時對機器人夾具進行高溫處理,以加大機器人的耐高溫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當年7月,航特公司花費120萬元,引進瑞士ABB公司生產的機器人,經過3個月的調試,生產線穩定可靠,所生產的產品合格率高。該公司準備繼續采用ABB機器人,升級改造生產線。
就在該公司引進國外機器人的同時,奮進公司帶領研發人員,找到航特公司提出合作的初步構想。今年5月3日,經過半個月的緊張調試,兩臺漢產機器人成功投入應用,航特公司技術負責人贊不絕口。這一調試時間,比ABB機器人在該公司調試的時間,整整快了兩個半月。
漢產機器人的成本僅為75萬元,相比ABB同類產品便宜約4成。與傳統作業方式相比,每臺機器人一年可節約人工成本近40萬,加上產品合格率提高等因素,每年可增效七八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