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長期低水平競爭格局并未改變,社會總需求下降導致競爭白熱化。這種情景之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成為新的迫切的需求,機器人自然成為競爭的手段。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為什么會如此火爆?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中國勞動力出現了結構性短缺
說“結構性短缺”,其實不是真正的短缺,而是出于某些原因才短缺的,最主要的是90后整體厭惡體力性工作和藍領身份,導致這樣的結果原因特別復雜,根本原因是源于社會整體的浮躁和攀比之風熾盛,導致一方面社會上出現不完全就業,另一方面制造業招工難,二者同時存在的現象。
企業為解決燃眉之急,“機器人”自然成為首選的替代解決方案。
2.勞動成本快速提升
企業不堪重負,轉而尋求機器人代替人工人工成本持續提高是不爭的事實,不必贅述。即使是經濟不斷下滑的大背景下,仍未現趨緩之勢。
3.企業迫于提高效率的壓力
尋求自動化水平的提升中國制造業長期低水平競爭格局并未改變,社會總需求下降導致競爭白熱化,“生存還是死亡”已是無法回避的嚴重選項。這種情景之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成為新的迫切的需求,“機器人”自然成為競爭的手段.
然而,機器人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不可能成為智能制造的核心,充其量是智能制造的環節,機器人最終無法提升產品質量,金屬加工行業決定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仍是“機床”!退一步說,機床在制造業中起到的作用目前來看仍不可替代。
“機器人”的火爆,將隨著自動化代替人工化的逐步深入而趨于平淡,當中國制造業使用機器人的比例追趕上發達國之后(這一過程不會太長,以中國人做事的風格來推算,10年時間足夠了),人們又會將目光重新聚焦在“機床”行業之上,因為,“機床行業”長期拖中國制造業的后腿是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