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服務機器人領域的投資超過10筆,其中包括康力電梯、巨星科技、華麗家族、新松等在內的A股公司。值得一提的是,絕大多數融資金額都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且有數筆超過千萬美元以上的融資。
不過,資本的關注熱度仍在持續升溫。如果說資本市場的活躍度使得服務機器人被公眾頻頻提及的話,那么阿里巴巴、百度、谷歌等互聯網巨頭的加持,則成功點燃了市場對于智能服務機器人的熱捧。
政策東風助推產業
隨著“人工替代”時代的到來,發達國家紛紛將服務機器人產業列為國家的發展戰略。我國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將服務機器人作為未來優先發展的戰略技術。《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把智能服務機器人列為未來15年重點發展的前沿技術,并于2012年制定了《服務機器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支持行業發展。“中國制造2025”其中一個積極重要的部分就是機器人產業,預計到2025年,機器人工業產值預期可以達到4.5萬億美元,其中2.6萬億來自提高并延長人類壽命,1.4萬億可能來自工業自動化和商業服務任務;在工業和服務領域使用先進機器人承擔的工作量相當于7500萬全職職工。
在政策的感召和指引下,國內家電企業美的、格力、海爾等也展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紛紛進軍服務機器人領域。
服務機器人發展路線
產品聚焦:服務機器人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大的,大家有一個非常好的共識,是不是凡是進入這個行業的人,都能夠成功、都能夠分這個市場的一杯羹,這個答案是不一定的,為什么這么講?因為服務機器人產業雖然說現在這個勢是造起來了,但是真正看到在市場上能夠真正規模化的產品不多,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因為這個產品真正的實用性的問題。服務機器人產品是否成功,一個衡量標準是它是否能進入到千家萬戶,現在聚焦到這個產品本身,并沒有聚焦到這個產品是否真的能夠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便利性。這是作為一個行業的每一個參與者、行業的一員應該思考的問題。這里也是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關于服務機器人產品最終的一個發展路線,最終要發展成什么樣,有哪些種類的服務機器人產品。
發展路線:
第一、家用智能電器,就像現在的掃地機器人、炒菜機器人都會歸為這一類。
第二,交互伴侶機器人,就像現在的Pepper等等,包括紫光優藍的小U機器人等等。
第三,公眾服務機器人,現在比較出名的送餐機器人、導游機器人都可以歸為這一類機器人。
第四,教育、娛樂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最終會發展為兩類:一個是工具型,一個是伴侶型。
工具型的像掃地機器人,能夠簡單地替代一些勞動。
伴侶型的,比如情感交互、照料方面等等。 機器人產業不是一般的產業,擁有超出想象的發展前景。2017年3月9-12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辦的天津國際機器人展,將增加服務機器人展區,攜手國際、國內領軍企業,打造品牌展示、技術交流、貿易合作、宣傳推廣、國際研討于一體的綜合平臺。天津國際機器人展組委會先關負責人表示:服務機器人領域,全球同樣起跑線,差距很小,相信在未來,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在人工智能等技術方面有更多的突破性進展,抓住機遇,成為世界頂尖的服務機器人制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