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產業正在成為我國當前一大市場投資熱點。這一點,無論是從各方資金加速涌入、各類企業競相布局,還是各地政府紛紛出臺產業園區規劃中,都已經得到充分證明。應該說,對于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而言,能夠同時得到資金、企業、政府等力量的共同關注,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處于轉型升級中的中國,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人口紅利消失、用工成本提高,制造業規模大門類多、勞動強度高導致招工難,產業轉型升級等因素,都成為大規模“機器換人”的動力。數據表明,中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正在高速增長,兩年后甚至可能成為工業機器人擁有量世界第一。同時,中國機器人普及率相對于發達國家仍然存在明顯差距,更是表明市場剛性需求巨大,市場空間有待企業挖掘。
首先,發展機器人產業最為重要的就是核心的技術,這就相當于機器人的“大腦”但是,我國雖然不斷科技進步,但是還是無法掌握核心技術,這就使得機器人產業整體陷入了一個被動的局面。而且,除了核心技術,還需要大量的高度精密的零件器械,以及安裝工具,而這些,也是從國外進口而來,雖然我國是機器人消費大國,但是多數機器人產業都是依靠組裝,這就使得每年制造機器人成本高,但是效益較少,無法強有力的帶動經濟的大發展。
其次,作為機器人消費大國,同時也會是機器人需求大國,因此,大批的機器人制造以及科研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我國,機器人生產企業眾多,而同時每年都需要成千上萬的相關工作人員。這就意味著,當我們想要發展機器人且發展機器人成為一種熱潮時,人才的缺失將會是最大的阻礙。
而且,機器人產業毫無疑問的是一個大產業,而如此大的產業在我國卻是由眾多的小產業組成,沒有幾個大規模的專業企業作為“領頭羊”,這樣的局面將會使得我國的機器人產業沒有規范的市場標桿,容易引發相互競爭,而這樣的話機器人產業很難有較大發展。
我國若想依靠機器人產業提高整體水平,就必須繼續加大相關的科技投入,培養精通此類的科技人才,而且還需要繼續大力發展經濟,有強大的資金技術支持,只有這樣,在未來,機器人產業才會帶給我們更多的有益之處。
中國機器人時代的大幕剛剛開啟。期待這個產業能走得更好更穩,能夠像中國高鐵等產業一樣,打造成又一張響當當的中國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