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收購“Industrie 4.0”(工業4.0)的主要企業——中國大型家電企業美的集團收購德國庫卡(KUKA)成為一顆重磅炸彈,不僅關系到產業界,還牽扯到了政界。2016年8月,美的集團宣布通過TOB(股票公開買賣)的方式獲得了庫卡94.55%的股票,德國政府表明“不介入”,收購預計將會順利完成。
德國企業中對發展工業4.0的積極性差別很大。其中,庫卡是積極主張發展工業4.0的企業之一。在2016年4月舉辦的工業技術展會“Hannover Messe 2016”上,該公司提出“Hello Industrie 4.0-we go digital”的口號,稱自己是工業4.0的推動者。
庫卡制造的工業機器人會在工業4.0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中國企業收購庫卡的消息給產業界帶來了巨大的振蕩。但是,中國企業正在為實現與工業4.0類似的“中國制造2025”而奔波,在他們看來,收購庫卡可以說是極其合理的戰略。“中國的制造業雖然低成本大量生產的能力強,但在IT的運用方面還落后于發達國家”〔中國的智庫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China Machinery Industry Information Institute)的副院長石勇〕。而庫卡的存在,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失。
美的集團發布聲明稱,在實施TOB的過程中,“會保持庫卡作為經營權獨立的子公司的地位,并且‘尊重’庫卡的知識產權和品牌”。石勇也認為“庫卡不會馬上就成為一家中國企業”。也就是說,該公司的經營戰略在收購之后也不會大幅改變。下面,筆者就來介紹一下該公司在Hannover Messe 2016上所闡述的經營戰略。這次首先介紹該公司首席執行官(CEO)Till Reuter發表的演講的內容。
向大規模定制轉移的力度加大
在演講的開頭,Reuter首先宣布了2020年的目標。在2015年,該公司的銷售額為29億6590萬歐元,EBIT(息稅前利潤)為1億3560萬歐元,銷售額EBIT率為5.2%。到2020年,要使銷售額增加到40~45億歐元,銷售額EBIT率也要力爭達到7.5%以上。5年內要使銷售額增加到1.5倍,目標充滿了挑戰性。
作為推動發展的原動力,Reuter列舉了“中國市場”、“一般產業市場”和“面向工業4.0的新產品”三項。就像中國企業渴望德國的技術一樣,對于德國企業,增長潛力巨大的中國也是必須拿下的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對于品質的要求在不斷提高”(Reuter),庫卡的機器人活躍的舞臺會越來越多。人工成本暴漲等帶來的自動化需求對于該公司也是利好因素。那么,庫卡要怎樣向一般產業市場,也就是汽車行業和機電行業等現有客戶提供工業4.0的新產品呢?這是另外一個重點。
Reuter表示,工業4.0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從大規模生產向大規模定制轉移”。實現大規模定制,也就是以等同于大規模生產的生產效率,分別制造多種產品,必須依靠更靈活的生產系統。作為實現工業4.0的關鍵因素,Reuter提到了“智能機器”和“數字區域”這兩個概念。
融合生產工藝知識與最尖端IT
智能機器在庫卡制造的工業機器人中,相當于兼具自主性和機動性的先進機器人。回顧工業機器人的歷史,工業機器人最初只是作為自動化的手段,關在籠子里做著重復的工作,但沒過多久就“走出了籠子”,開始與人類合作,而且還出現了像無人搬運車(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那樣,活動比較自由的機器人。Reuter表示,工業機器人繼續發展下去,將會出現自主性和機動性更好的智能機器。
另一方面,數字區域則是使庫卡過去培育的各行業生產工藝的相關知識與最尖端IT相融合的解決方案。Reuter說:“我們熟知汽車和飛機等產品的生產工藝。我們要將技術經驗與IT聯系起來,向客戶提供智能化的系統”。Reuter表示,通過優化智能系統,也就是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復雜系統,削減各種生產系統的停機時間和預測性維護等,可以創造出新的商務模式,構建起高度整合的價值鏈。
與各行業的先進企業開展戰略性合作
但這樣的系統并不是庫卡自己就能提供的。當然,在現場工作的機器人是該公司的強項。但除此之外,還需要具備進行大數據分析的云、在現場與云之間實時處理數據的邊緣計算、在大規模定制中與終端用戶“接觸”的市場等多種要素。為此,庫卡正準備構建由各行業先進企業組成的生態系統,以提供整合系統。具體來說,就是美國Salesforce.com負責市場,印度Infosys負責云,庫卡注資的美國初創企業Nebbiolo Technologies負責邊緣計算,華為負責機器人與邊緣的連接通信(5G等),各自作為戰略伙伴提供相應的部分。庫卡還在積極投資特色鮮明的初創企業。除了前面提到的Nebbiolo Technologies,投資對象還有開發低價位聯動型機器人的德國KBee、開發機器人用3D視野傳感器的德國Roboception。Reuter還說,在工業4.0的世界里,軟件比硬件更重要。“到2020年,實現工業4.0將會需要更多的軟件技術人員”(Reuter)。今后,在以軟件為中心增加開發投資的同時,庫卡還將設置專門負責工業4.0的團隊,在自己的工廠驗證解決方案。(記者:高野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