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與ABB
2016年8月長虹和ABB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圍繞工業機器人領域,在應用開發、生產、系統集成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互享優質資源,共同開發中國市場。同時,雙方還在成都設立了中國西部首個機器人應用聯合實驗室,以攻克相關領域關鍵技術。不過,不同的行業對智能制造的理解不同。長虹相關負責人表示,智能制造不僅僅是單純以機器人、自動化設備、信息化等技術手段武裝工廠,來滿足內部制造效率的提升,更是需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反向考慮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因此,長虹智能制造的理念是“以人為中心”的大規模個人化定制。
美的與庫卡,安川
2016年9月20日美的晚間發布公告顯示,要約收購庫卡集團關于巴西反壟斷審查的交割條件已經獲得滿足。至此,美的要約收購庫卡已經通過中國、德國、美國和巴西的反壟斷審查。接下來,該筆收購還需要通過歐盟、墨西哥的反壟斷審查,以及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和國防貿易管理理事會(DDTC)審查,前述政府審批最遲需在2017年3月31日之前完成。收購庫卡之前,美的已經參股國內的埃夫特機器人公司,并與同是全球四大機器人公司的日本安川合作成立兩家合資公司,若此次收購能夠最終敲定,美的將同時與日系、德系和國內的機器人龍頭公司合作。其實早在2015年美的集團與日本工業機器人巨頭安川電機合作成立兩家機器人合資工司,分別生產、研發、銷售服務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此舉措,意味著美的集團正式進入機器人產業。
格蘭仕與發那科
2016年10月25日,中國白電領軍企業格蘭仕宣布,與世界工業機器人巨頭發那科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工業機器人及相關自動化、集成化技術在微波爐、電蒸爐等白色家電行業的深入應用。格蘭仕與發那科的戰略合作背后是一幅宏大的自動化和互聯網工廠藍圖。近幾年,格蘭仕通過系統集成“智能制造+智慧家居+智能家電”的綜合實力,正在賦予家電消費升級更多的可能和更大的動能。“要投就要投得一步到位,不能投得湯湯水水。”格蘭仕集團總裁梁昭賢表示,作為中國制造的一份子,格蘭仕要深度轉型、徹底升級,要用最精良的裝備做最精致的家電,竭盡全力做出讓消費者感動和尖叫的家電。
2015年格力就已將工業機器人和高檔數控機床作為該公司未來的兩大研究領域來規劃布局,“格力不僅要自己完成機器換人,還要幫助別人機器換人,開辟家電制造以外的第二條跑道。董明珠認為,“花錢買技術并不能叫投入,只有投入到自己開發的、可以受自己掌控的技術上才有意義。
小結: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產品,標準的重要性對于任何一個行業和領軍企業來說,都是不言而喻的。面對剛剛起步的家電制造智能化轉型,中國企業必須要在智能標準領域占據先機、提前搶跑。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李進科表示,智能制造使家電行業巨頭企業展開了一圈變相競爭,只不過這次競爭不是產品的較量而是生產方式以及生產力的較量。與智能家居場景化、家電產品智能化應用等方面對比起來,智能制造開始給家電企業帶來可以預期的經濟效益。然而,家電企業現在推進的智能制造更多的還只是初步的機器換人,在信息安全、互聯互動、智能服務等領域的推進較為緩慢。
其次 機器人巨頭企業也意識到這個市場是繼汽車市場之后的增量市場,巨頭能紛紛搭乘產業之風,找準可以和自己戰略互利的家電巨頭,而家電企業也正好有這方面的需求,所以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