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FR最新數據,2013年中國機器人新增量為 36,500臺,首次超越其它發達國家躍居世界第一。然而,中國機器人存量還是比較少的。世界工業機器人總量已達到一百多萬臺,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而中國的存量僅為9萬多臺。以汽車制造業為例,每萬名生產工人占有機器人的數量,日本為1710臺,意大利為1600臺,法國為1120臺,西班牙為950臺,美國為770臺,中國還不到90臺。如果考慮到制造業整體對機器人的需求,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潛力極為巨大。
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安全生產意識增強,特別是中國工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在未來的5-10年還將會有大的發展。在“十二五”期間,國家863項目、國家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國際合作重大項目等多個項目都有涉及機器人項目。國內各個地區、省市也在大力投資機器人的產業建設。
中國勞動力價格上漲推高生產成本,被認為是工業機器人快速進入生產的原因之一。自2008年1月1日,新勞動法實施以來,中國各地上調了最低工資水平,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出現民工荒,中國人口紅利漸失,一些生產型企業開始外遷。并且近幾年中國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已經不斷出現,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汽車及電子行業。隨著中國工業企業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機器人自動化線的市場也會越來越大,并且逐漸成為自動化生產線的主要方式。
相關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其中以六軸多關節機器人為最,占總體銷量的46.2%。預計未來幾年將會維持30%以上的高增長率。我國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裝備的市場剛剛起步,而國內裝備制造業正處于由傳統裝備向先進制造裝備轉型的時期,這就給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研究開發者帶來巨大商機。人工替代和產業升級被認為是推動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快速發展的驅動因素,與此同時,我國目前的機器人密度(每萬名生產工人占有的機器人數量)相對較低也給未來市場的開拓提供了余地。
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安裝量達到了20.5萬臺,同比增長15.2%,刷新了工業機器人安裝量的記錄。工業機器人數量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汽車行業需求的持續上升。全球的機器人產業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電子產品、自動化生產以及各種新型產業的需求不斷上升。工業機器人開始廣泛應用于汽車、金屬、機械、電子電氣等領域。其中汽車行業所占的比重最大,占到了39.0%。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提出以及工業化、信息化深度結合的不斷發展,使得中國智能制造裝備領域備受矚目,為中國智能制造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同時,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也為中國產業的轉型升級帶來了更多的壓力。因此,工業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中的標志性裝備,將在產業的轉型升級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