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器人手臂已經出現在全球舞臺30多年后的今天,中國的機器人萬名工人占有率卻未達到日、韓等國的十分之一,國產機器人占本國市場比重還不到三成。數據顯示,國際上機器人替代率約為5%,而中國只有約0.2%。我國每萬名產業工人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遠低于發達國家,而在自主品牌上的差距更大。
通過對購買機器人的企業給予現金補貼方式,來刺激市場需求,鼓勵傳統企業大量使用機器人,一方面有助于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則是推廣機器人技術示范應用的良好嘗試,對于進一步推廣和科學普及機器人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雖然對“機器換人”有不同的解讀,但并不表示我們反對“機器換人”這項政策,反而是積極支持的。問題是,通過“機器換人”這項政策,如何能夠實現本土機器人的成長,如何能夠扶持和培育機器人這項產業?傳統產業淘汰了,機器人這樣的新興產業又該如何壯大?
這個命題曾經一度讓東莞、佛山、廣州、深圳這些城市的領導們困惑。他們說,“三五年之后,‘機器換人’的任務完成了,可我們的機器人產業如何才能壯大起來”。是的,當前我們著力推動‘機器換人’行動計劃的政府領導們開始著急起來,他們積極推動機器人的推廣應用,同時,也希望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然而目前做不到。大家都非常明白,這個機遇期一旦錯過,今后再發展機器人產業的希望可能將變得更加渺茫。
“機器換人”的弊端非常明顯:首先,由于國內機器人企業缺乏較強核心競爭力,在大量推廣使用“機器換人”計劃中缺乏足夠競爭力,反而會被邊緣化,進一步擠壓國內機器人企業的生存空間;其次,由于“機器換人”與扶持本土機器人政策脫節,機器換完了,當地的機器人產業并沒有發展壯大起來;再次,“機器換人”模式簡單粗放,沒有戰略性與全局性,沒有看清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很多專家也贊同這一觀點,認為當前的“機器換人”并不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產業轉型升級,而只是局部的調整,只是簡單地增加了一些機器手來代替一線產業工人。
那么,真正意義上的轉型升級又該是什么樣子呢?應該是對企業進行總體設計,從生產環節、營銷環節、管理環節,利用互聯網思維進行全面改造,機器人只是生產線上的工具。當然,這樣的改造并不適合所有的企業,不僅投入非常巨大,而且對產品和市場要有足夠信心。有些企業的產品可能并不具有好的市場,改造的意義已經不大;還有一些企業完全沒有改造的意義,就應該關閉。我們現在僅僅依靠政策手段刺激企業購買機器人改造傳統生產工藝,效果還是有限的,應該從本地產業發展整體布局考慮。
“很多人以為花大錢買回一堆數控設備和機器人就建成了智能工廠。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B&P德富萊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屠國權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建成智能工廠,除了生產流程的自動化外,關鍵還需要企業的信息化,一硬一軟,才能發展。缺了生產流程的信息化改造,就相當于在缺水缺電的地區置辦一大堆家電,不能充分發揮智能工廠的核心效能。
“智能工廠”的概念最早由美國羅克韋爾自動化有限公司CEO奇思·諾斯布希于2009年提出,其核心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屠國權認為,傳統的制造企業都將向智能工廠轉型,用自動化和機械設備代替人工,加工制造過程由設備完成,這些設備還可以互聯,人員、材料、設備、成品半成品實現管控一體化。
在實現步驟上,屠國權建議要軟硬搭配。首先要實現企業的信息化改造,將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現代管理技術與制造技術相結合,將傳統企業的經營、管理、產品開發和生產、倉儲、物流等各個環節數字化,實現產品生產過程到企業管理的信息化。同時,面向企業信息化需求,突破核心業務信息系統、大型應用系統等關鍵技術,開發基于開放標準的嵌入式軟件和應用軟件,加快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執行管理系統(MES)等工業軟件產業化。
其次,要提升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加大工業機器人在企業中的使用,這點在汽車、電子、工程機械等領域中推行起來更為容易。發達工業國家的經驗顯示,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成套設備已經成為自動化裝備的主流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其應用領域也從汽車工業向一般工業延伸。
“唯有將自動化與信息化全面融合,智能工廠才能發揮出真正的能效。”屠國權如是說。
被扭曲的“機器換人”
發布時間: 2016-11-22 09:11:27 來源:
核心提示: 在機器人手臂已經出現在全球舞臺30多年后的今天,中國的機器人萬名工人占有率卻未達到日、韓等國的十分之一,國產機器人占本國市場比重還不到三成。
【免責聲明】所刊原創內容之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新戰略機器人網無關。新戰略機器人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zl機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權屬于新戰略機器人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轉載、散布、引用須注明原文來源。
來源: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