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玻璃箱子就是種菜機器人
如果生活在大都市的你喜歡種菜,但家里又沒有多余的地方,怎么辦?近日,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一學生研究出種菜機器人,讓你在家里就可以一圓種菜夢。
種菜機器人無土栽培
提出種菜機器人構想的是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學院物聯網專業大三學生聶煥輝。聶煥輝來自肇慶農村,自小吃的蔬菜都是自家種的,不僅味道好,而且很健康。上大學后,他留意到城里人都有一個田園夢,當時就萌發了一個想法,就是能否研究一種機器讓城市人也能吃上自己種的菜。聶煥輝說,學校的創業創新氛圍很濃,今年年初,他提出的種菜機器人項目被學校立項,學校安排指導老師,并抽調了電子、軟件開發、設計等多個專業的7名學生組成了研發團隊。
在學校信息學院的創新創業實踐中心,記者見到了聶煥輝和他的種菜機器人。與一般機器人不同,這個機器人實際上是一個玻璃箱子,里面看上去也非常簡單,一個白色的托盤,上面排列著比1元硬幣稍微大一點的小孔,上面長滿不同時間種的菜,最短的10天,最長的40多天,其中10天左右的菜,長度大約為3厘米,而超過40天的菜已經可以采摘。
聶煥輝告訴記者,這些蔬菜全部用水培的方式種植,箱子里安裝了一些自動裝置,可以通過手機或者電腦軟件進行控制,對種植的蔬菜進行補水、補光、施肥和溫度控制,即使人出差在外,家里的菜也不用擔心沒人打理。
聶煥輝介紹,機器人種菜對家庭衛生環境等不會產生負面影響,整個種菜過程沒有其他污染。由于可以采取全光譜24小時照明,機器人種的菜會長得更快。“菜的味道我們也已經嘗試過,很甜,不會比市面上的有機蔬菜差。”
種菜量可供一家人吃
種菜機器人到底有多神奇?指導老師李志斌給我們看了對比試驗。在室內有一份不是機器人護理的菜,同一天種植,用同樣的肥料,記者發現,培育了40多天的菜只長到10厘米左右,菜梗比牙簽還細。在屋頂,另外一份同一時間種植,同樣配方的蔬菜,除了享受自然的陽光,還裝置了一塊太陽能光板,在陰天和晚上為蔬菜補充能量,上面安裝了防護罩,避免雨水的打壞,雖然蔬菜的長勢不錯,但相比機器人種的蔬菜,不僅矮了很多,而且看上去也沒有機器人種的蔬菜長勢好。
記者了解到,這款種菜機器人獲得了全國青年APP大賽銅獎。目前學校已經和一家企業簽訂融資意向,共同開發種菜機器人。
李志斌介紹,為了讓種菜機器人能真正服務都市家庭,他們正在積極研究第二代產品。“第一代產品體積小,種出來的菜不能滿足一個家庭每天的需求,因此我們正在研究拼接和子母機的方式擴大種植面積。”李志斌說,第二代產品不僅要滿足一個家庭的蔬菜供給,在空間設計上也更加節約,讓種菜機器人可以放置在家里的陽臺、客廳、廚房任何一個空間內,空間可以層層疊加,像家里的一件家具。不僅如此,第二代種菜機器人種植的蔬菜種類也會增加,甚至還可以種植花草、水果等,讓種菜機器人還成為家庭的綠化角。
李志斌說:“第二代機器人在價格上,我們初步預算只會相當于一件普通家用電器的價格。”據了解,目前該研究團隊已經注冊了公司,第二代種菜機器人將進行量產面市,產品也會針對南北氣候差異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