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他那時只是冥冥中有這種預感,但是現在有這樣一家公司為這個賭局又加上了重重的籌碼!線下店迎來革命性的時刻,王健林的勝算更大了!
這幾公司就是馬云和劉強東最強勁的對手、一直以“黑科技”著稱的亞馬遜!他們剛剛又發布了新技術,讓你買東西可以實現——
"NO LINES.NO CHECKOUT.JUST WALK OUT."
(無需排隊,無需結賬,拿了就走)
沒有隊伍,沒有結賬,沒有柜臺!看完介紹視頻以后是不是已經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了呢?真的是又一次感受到了科技造福人類的感覺。
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最前沿最時髦的技術都在Amazon GO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并且還是亞馬遜極簡的產品思路,相信看過Amazon Echo語音助手和Amazon Dash Button便利按鈕兩款產品的朋友都深有體會。Amazon GO 占地面積大概有1800 平方英尺,Amazon給這個牛X的技術起了個名字叫:“拿上就走”(我怎么感覺像在開玩笑,但又確實通俗易懂)。
整個購物過程讓你像是在線上購物一樣:
1、在進商店門時,要先以手機啟動 Amazon Go app 用感應的方式在閘門「登錄」自己。
3、當你拿到了你想要的產品大膽的拿走就好,當你離店的時候,在顧客購物離店后,傳感器會自動通知系統,對帶走的商品計價。購物單會自動在手機 app 上彈出,進而通過顧客的亞馬遜帳號完成結賬。由于App綁定著信用卡等支付方式,App就會在“顧客沒注意的情況下”完成結算,實現“拿了就走”的購物體驗:
據了解,Amazon Go除了提供基本生活用品,還會快餐、零食和點心等。另外也會出售烹飪原料套餐,食材和原料已打包好,只需要加熱烹飪即可。除此以外,亞馬遜Go還銷售即食早餐、午餐和晚餐。這意味著,亞馬遜Go可能成為連鎖休閑快餐品牌,一旦能夠實現擴張,除了對傳統超市或便利店產生威脅,還可能成為一些休閑快餐品牌的競爭對手。
談及開設線下實體店原因,知情人士透露, Amazon Go 主要售賣即食產品和生鮮。這些商品需要冷藏,冷柜運輸成本高昂,而且往往客單價較低。
不過目前這家線下超市現在還處于內測階段,僅向內部員工開放,要2017年才正式開放。
作為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不僅涉足便利店,它還一直都在不斷探索線下經營,比如開書店、甚至在超市業態進行“攪局”。很顯然,亞馬遜已經深刻意識到電商模式有著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它并不適用于所有商品,線下的實體店一定是電商不可或缺的補充劑。如果如此炫酷的Amazon Go的這種嘗試能夠大獲成功,并且在未來能夠做到全面鋪設店鋪的話,不僅對現在傳統的實體零售業和基層零售從業者來說是一種沉重的打擊,而且對國內的天貓和京東想必也會坐不住的!
不過這種事情馬云怎么會充耳不聞?要知道馬云其實早已經布局了線下超市!
11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子公司阿里巴巴澤泰擬通過協議受讓、認購定增股票、認購可交換債等方式收購三江購物股份。收購完成后,阿里巴巴澤泰將持股32%,而若阿里巴巴澤泰將可交換債全部轉換為股份,則持股增至35%,為第二大股東。從11月21日截至今日,三江購物已經連著11個漲停了。
國內的分析師簡直就是對“新零售”這個概念一片喜聞樂見的樣子,你看一下下面這一溜的研究報告標題,好好感受一下分析師的心情。
雖然2016年雙十一全網銷售額1770.4億元,同比增長44%,天貓淘寶“雙11”總交易額1207億元,同比增長32%,而2014、2015年增速均在60%以上,數據上看線上銷售額增速逐年下滑。另一方面,消費者、商家對待電商都更加理性,低價不再是賣點,高品質才成為新的追求。線上線下融合、提升購物體驗成為未來新零售發展方向,線下價值正逐漸回歸。
天風證券也指出第一次是2013年前后實體零售,由于被動慌亂應對電商沖擊,發起第一輪Offline to Online的觸網行動。第二次引起市場極大關注的線上線下融合在于2015年由阿里、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所發起,這一次的融合屬于Online to Offline。所以你能想象,以后你的老婆(女朋友)不是在雙十一的凌晨苦苦等待著隨時清空購物車,而是隔三差五去個超市逛逛么?重點是!她的app綁定了你的信用卡!
更為揪心的是!你有可能面臨失業,你看看amazon go的店面,都沒有一個銷售或者服務人員,如果這一天到來,那么真的會有一些人面臨著下崗!
to be or not to be
懶人經濟”將越來越發達,使得我們的生活效率更高。
可能有一部分人要為這樣的未來買單了,會被機器人所淘汰。但是,智能科技的發展,同時也帶來新的工作機會。
所以請大家都能為明天好好做計劃吧。未來世界的變化將遠遠超過大家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