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年兩會,“人工智能”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成為兩會上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對此,業內人士分析,智能機器人產業“風口”或已經到來。對此您怎么看?在收購錢江機器人后,愛仕達有何新動作,新舉措?
陳合林:今年兩會上引發關注的“人工智造”無疑讓智能機器人迎來發展的快車道。中國制造經歷了快速發展后已經遇到了瓶頸,在國際市場整體疲軟的背景下,勞動力成本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關稅的不確定等都是制約發展因素。在招工難、用工貴的制造業困局倒逼下,“機器換人”大幕開啟,用機器人替代重體力勞動力成為一種趨勢。
愛仕達機器人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收購錢江機器人是其在新興工業機器人領域的一次重大布局,也讓我們抓住了中國制造升級的風口,智能工業機器人將成為公司除炊具、小家電和家居用品生產銷售之外的另一主業。
我們的目標是規劃建設世界一流的數字化樣板工廠。在生產智能化方面我們主要從兩方面發力,一是大力推進智慧研發和引用,成立專業產業研制機構,旨在簡化、優化產品結構和工藝流程;另一方面著力提升工廠效益和成本控制。數字化工廠、智能化工廠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工程,除了在生產線上引入機器人,還要優化工藝,對生產線進行合理布局,再是使用工業互聯網技術打造智能制造。比如我們對不粘鍋制造工藝流程進行了革命性變革,產能效率大大提高。以前不粘鍋的制造流程是先使用模具對鋁合金板進行成形后再進行表面不粘處理,其工藝復雜、流程長,設備多,需要大量的廠房面積、人工和能源消耗,現在進行了新的工藝改革,先對鋁合金平片進行不粘表面預處理,用10倍的效率生產預涂鋁合金板,將它作成半成品,再進行自動成形,生產不粘鍋。這種后成型工藝就可以實現自動化程度很高的生產線,自動生產線加上自動倉儲,就形成了一個自動化工廠。目前我們用這一新工藝制造的不粘鍋,質量及設計感世界一流,價格合理,公司也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營銷手段,2016年在中國市場和歐美市場都有了很大的銷量。
然后,我們將進一步利用工業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云儲存等現代工具,就形成了數字化智慧工廠。而這數字化智慧工廠具有很高的可復制性,這樣,利用效率極高的不粘預涂鋁合金片,加入可復制的數字化工廠,再結合愛仕達的營銷網絡和倉儲中心,就可以形成愛仕達的數字化智能工廠網絡,布局全國甚至是全球版圖。
愛仕達常務副總經理 陳美榮
記者:從今年起,“國貨風”刮到了小家電市場,而愛仕達制造的炊具已在美國、法國、德國國際市場亮相,您認為愛仕達作為“中國制造”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陳合林:我們愛仕達在國際上是全球高端炊具品牌的研發和OEM制造商,在國內是炊具、廚房小家電、餐廳廚房家居的知名品牌商,尤其是對于各種烹飪器具很有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大量的數據。
還有,我們把做鍋的很多技術和工藝用到了電飯煲的內膽設計和制造上,實現了電飯煲的超越。另外,我們對中國的各種大米、各地區消費者對米飯口感的不同需求進行大量的研究,并在產品上實現智能控制。我們使用內膽各種特有技術、煮飯最佳溫度控制曲線、空氣動力破泡技術實現連續沸騰、壓力控制技術實現高溫烹飪等綜合手段,讓米飯的口感和營養都趨于最佳狀態,并能實現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選擇。
我們的技術和制造能力得到德國、法國和美國世界三大品牌的認可,愛仕達是世界上唯一一家給這三大品牌貼牌生產的企業。今天是中國自主品牌走向世界是時候了,我們不能老讓國貨背不如洋品牌的黑鍋,我們要扛起自主品牌的責任和擔當,讓中國自主品牌屹立世界!
記者:在“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型中,愛仕達如何布局智能家電領域?目前愛仕達在智能制造方面取得哪些成就,下一步主攻方向?愛仕達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
陳合林:我們從炊具到智能烹飪電器再到餐廚生態家居用品,從消費者需求調研、產品品類規劃創新、產品設計、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應用、烹飪研究等各方面著手,布局智能家居領域,并尋找一些細分市場,進行技術和設計突破,實現超越。
在智能制造方面,我們從工藝優化和變革、智能化專機和機器人的大量應用、品質監控傳感技術、智能自動倉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下一步主攻方向是數字化智能樣板工廠建設,再到智慧工廠、智能倉儲的全國全球布局,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同時,與錢江機器人公司形成連動,尋找和建立中國中小企業的自動化、數學化智能工廠的模式和行業樣板,做大做強現有的事業板塊,發展機器人和中小企業數字化智慧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的第二事業板塊。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提升愛仕達品牌知名度,提高產品質量,研究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開發新產品,利用數據化智能樣板工廠的建設,規劃布局并分步實施品牌國際化和制造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