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戰略全媒體記者陳然
日前,日媒報道,因國內勞動力短缺和人工費上漲等原因,中國企業正在“爆買”工業機器人受此牽引,全球范圍內工業機器人需求正在增加,發那科將新建工廠加以應對。
有人說,日本人這幾十年來一直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日本憑借工業制造、金融實力、技術優勢,三個方面的巨大優勢一直著維持世界經濟霸權。
而德國制造業之所以稱霸全球,其背后原因正是因為德國擁有極高的機器人自動化應用水平。
作為牽引需求迅速增長的最大火車頭,我國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資金扶持產業,甚至對購買工業機器人的企業將給予獎補。
企業依靠規模與數量已難以取勝,必須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推進自身技術、設計、工藝和生態線的創新,利用創新創造供給。
工業機器人順應時代發展,行業前景廣闊。從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問世,到有觸感又能自愈的機器人出現,可以說,當前的機器人正步入風華正茂的時代。
在制造業中,工業機器人甚至已成為不可少的核心裝備,世界上有近百萬臺工業機器人正與工人朋友并肩戰斗在各條戰線上。
消費級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安全機器人、通用機器人等領域,精明的VC們十分積極地在攻城略地。
火山探險、深海探密的有水下機器人;
上山入地、開洞筑路的有工程機器人;
耕耘播種、施肥除蟲的有農業機器人;
沖鋒陷陣、排雷排彈的有軍用機器人;
噴漆焊接、裝配搬運的有工業機器人;
治病保潔、陪伴守護的有服務機器人;
做飯炒菜的機器人,如自動拉面機器人、奧特曼刀削面機器人、煎肉餅機器人等正在受到人們的青睞;一些人們干不了或干不好的領域正在變成機器人大顯身手的舞臺。從天上到地下,從工業拓廣到農業、林、牧、漁,甚至進入尋常百姓家。機器人的種類之多,應用之廣,影響之深,是我們始料未及的。
當下,這些“機器人勞動者”正日益引發社會關注。專家認為,社會是進步的,人類的思想也應該進步,當初西方工業革命時,工人們也在恐慌自己的飯碗是否會被機器所搶去,但科技文明發展的浪潮擋也擋不住。
機器人只是服務于人類,真正的決策者、控制者還是屬于人類。不要擔心機器人會搶走我們的工作,它會創造出其他更多的崗位,我們可以做更多更高級的事情。與機器人的協作能力將決定我們未來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