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戰略機器人網訊:據基督科學箴言報報道,研究人員希望將制造業革命推向建筑業,但建筑行業已經在以自己的方式實現“自動化”。想象下這樣的未來:只要你按下按鈕,各種機器就會行動起來,按照數字設計藍圖施工,在短短幾天內就可在空地上建造出華美的全新住宅。它們會在預算內按時完工,而且沒有任何浪費。
在汽車制造業,這種類似“摩登家庭”的自動化未來愿景正在成為現實。如今,工程師們希望建筑業能夠成為下個自動化目標。從Apis Cor的3D打印房屋到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全新多用途機器臂,初創企業和研究部門都在朝著相類似的目標前進,即在這個難以顛覆的行業引發數字革命。
2016年7月份,在美國加州一處停車場上,15米寬、6米高的半穹頂式建筑在短短2天內即拔地而起。它使用了安裝在可自動駕駛、類似坦克的載體上的機器臂,它用了13.5個小時一層層地堆積塑料泡沫,直到其最后膨脹為巨大的黃色蜂箱。麻省理工學院希望其數字建筑平臺(DCP)能首先為未來建筑奠定基礎。
研究領導者史蒂文·基廷(Steven Keating)說:“通過設計數字化進程,我們已經看到其巨大潛力。但是我們還沒有到看到其真正改變建筑工地。”盡管我們正迎來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曙光,但建筑工人依然像以前那樣工作:堆疊矩形,有時候甚至依然要靠雙手。
建筑是個龐大產業,其消耗的原材料遠超其他行業,且占全球經濟活動的11%。然而這個行業也向來以低效著稱,建筑業產生了美國半數固體廢料,這使得其成為自動化的首選目標。然而與室內裝飾不同,建筑工地通常依賴于大自然的仁慈。我們對建筑物安全的依賴程度遠遠超過對其他消費產品。基廷博士解釋稱,有鑒于此,建筑行業通常不愿意接受創新。他說:“人們對建筑結構的擔心會持續50年到100年,畢竟生活隨時都充滿風險。”
不過,有些組織認為他們已經取得突破。今年2月份,初創企業Apis Cor的機器臂通過利用快速干燥混凝土層建造起墻壁,并建成其所謂的首棟現場3D打印房屋。該公司發言人康斯坦丁·奈菲達夫(Konstantin Nefedev)表示,他們用了1個月時間完成價值1萬美元的房屋模型,包括布線和收尾,而打印墻壁只用了1天時間。
很容易發現這項技術的魅力。打印墻壁讓建筑工人可精確預測所需材料數量和時間,這可以幫助降低成本。的確,南加州大學正在開發類似的Contour Crafting系統,其目標是為發展中國家數以億計的人建造廉價房屋。但是技術只是部分因素,奈菲達夫在電子郵件中寫道:“這期間存在幾個障礙,首先就是建筑規則和監管。”
俄羅斯測試機構已經為Apis Cor公司的混凝土發布認證,宣布其可以抵御多重冷凍/解凍循環。但麻省理工學院的基廷教授想知道,在安全意識超強的建筑業,將如何采用這種未經數十年使用來證明其安全性的材料。基廷更喜歡那些加強而非取代現代建筑方式的技術。他說:“循序漸進才是我們真正改變建筑業的最佳方案。如果你突然采用激進方案,現有建筑工地的技術整合將變得更為困難。”
麻省理工學院的方案并非直接利用新材料建造整個建筑,而是選擇適合澆筑普通混凝土的模具,并將其作為概念證明。這種方法可與落后半個世紀的建筑方法完美兼容。基廷解釋說:“如果你能進入建筑行業,并取代某個打造框架的關鍵步驟,或影響整個建筑的幾何形狀,那么你已經在使用建筑行業廣泛使用的系統,這就是你迅速獲得真正的建筑結構的方法。”
機器臂的靈活性也可降低形式成本,為打造強度更高的曲線建筑打開大門。基廷問道:“如果你看看大自然,你看到過某些動物或昆蟲擁有方形外殼嗎?”他還指出,這個演示僅僅代表了數字建筑平臺的1個功能,他說:“我想要強調的是,我們不會稱它為3D打印機,這是個平臺。”就像人手那樣,它的功能包括使用工具,比如挖掘現場、切割、表面整理、焊接等。
馬薩諸塞大學建筑技術教授亞歷山大·施賴爾(Alexander Schreyer)也認為,3D打印可帶來巨大的效益優勢,但他懷疑這種技術可能并非通用的解決方案。他說:“在建筑行業,總是需要各種技術相混合。我們不能說只使用3D打印技術建造了整棟房屋,我認為技術組合才是最佳方案。”
施賴爾說,許多人正在開發預制組件,建筑工人可在建筑現場組裝。他說:“這就像現場組裝宜家家具那樣。”這類技術已經存在,但它們并未被廣泛普及,這意味著建筑行業的創新除了技術和監管外,還面臨著其他阻礙。他還表示:“我們都生活在功能和審美大致相同的房子里,為何每棟房子都必須以同樣的方式建造?汽車行業的批量生產和定制足以滿足所有人需求,這種模式未能出現在房地產行業令人感到震驚,人們可能擔心這類房子不耐用。”
最終,經濟力量或許迫使建筑業創新。雖然這個行業涉及到大量資金,但其正陷入利潤猛降的困境。任何能為公司提供利潤的途徑都會被采用,但施賴爾認為還沒有任何技術碰觸這個轉折點。無論未來住房需要鑄造、打印還是預制,專家們都認為改變應是循序漸進的。基廷說:“我認為世界的自動化程度會越來越高,包括建筑行業。但我認為,自動化的速度遠比人們預期的更慢。”
從這個意義上說,建筑行業可能像混凝土本身那樣,其改進將是緩慢而不可阻擋的。奈菲達夫說:“我們都在沿著共同法向發展,所有技術都在取得進步。而這種進步是以漸進式還是飛躍式進行,或許只有時間能夠證明其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