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記者 陳然
5月26日,“2017全國智能倉儲機器人應用推進大會暨智能倉儲物流系統集成高峰論壇”在深圳市銀星科技大廈成功舉辦。在論壇開幕式上,深圳市智能機器人專業委員會落地暨揭牌儀式引人注目。
圖:2017第五屆全國智能物流與倉儲機器人應用推進大會現場
深圳市龍華區科技創新局副局長何永川、深圳市銀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張聰杰、深圳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常遠、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李進科等領導出席會議,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智能物流與倉儲機器人行業眾多主流企業及電商、快遞、3C電子、傳統制造業等大批應用企業300余人,共同見證了深圳市智能機器人專業委員會落戶銀星科技園的授牌儀式。
未來,智能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將在政策引導、標準制定、集成創新、產業整合和應用示范等領域,為深圳智能機器人產業搭建加速發展平臺。
智能機器人專業委員會成立
深圳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簡稱促進會)執行會長常遠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促進會于1999年在深圳創會,致力于中小企業服務。
深圳中小企業是一個龐大的群體,約有152萬家,涉及行業非常寬泛。中小企業活躍在市場的前沿,是創新活力更強的企業群體,在個性化、創新化發展道路優勢明顯,尤其在智能設備及機器人應用領域,具有先天地緣的優勢。
智能機器人專業委員會的成立,依托促進會的大平臺,以龍華區銀星科技園為服務基地,有利于凝聚更多科技創新中小企業的力量,同時建立信息溝通與產業協作機制,作為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助力產業鏈企業進行產需對接,推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集聚發展,打造未來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方向上的技術高地,助力企業做大做強,最終實現產業鏈層級的提升。
迎接機器人時代的風口
機器人產業是衡量一個地區、乃至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重要標志。深圳市作為全國,甚至全球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市政府一直重視發展機器人技術與相關產業,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出機器人產業發展要推進重大標志性產品率先突破。
“最近,我參加了市政協、經濟委組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調研。作為其中戰略源泉的一個支點,我們重點調研了智能設備和機器人。促進會率先設立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對機器人產業的規劃進行統籌,將有針對性的領域加以整合,也是為了契合政府的搭建方針。”常遠介紹。
根據統計,深圳機器人企業大概460多家,工業機器人企業超330家,機器人產業產值約787億元,同比增長24.92%。而智能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460億元。
“我們會將中小企業在機器人領域的創意、理念、創新技術,在一個平臺上交流,形式一個技術聯盟,通過優勢互補和專業化分工,降低成本,優化內部資源配置、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也會把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及時反饋給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由職能部門制定相關的配套政策措施、產業扶持。可以說,做到有的放矢、精準、對口。” 常遠表示。
作為深圳市政府在未來產業規劃的一個有力補充,促進會將做一些前期的平臺工作,為機器人領域提供更多的支撐。
智能機器人專業委員會未來將緊緊圍繞“推動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和創新應用”兩個重點,著眼于機器人未來發展趨勢,包括智能倉儲物流機器人、智能手機模塊正變成機器人嵌入式超級計算機、機器人云共享學習、協同機器人的采用和廣泛用途、神經控制義肢、老人護理機器人等方面深入調研,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推動智能機器人技術突破,擴大市場應用。
為何花落銀星?
首先,利好政策,打造機器人產業集群。
對于智能機器人專業委員會為什么會選擇龍華,常遠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我認為龍華區開了一個好頭。銀星工業園作為龍華區首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聚合全國優質創新資源,可以說是率先“吃螃蟹的人”。銀星集團的規模不僅是面向龍華、面向深圳的,更是面向全國的,這是一個好的開端。作為“創新之都”的深圳,從來不缺乏技術創新的思維,關鍵是我們要融匯國內外機器人尖端的技術,使深圳在這個領域始終能夠走向一個高點。中小企業促進會將機器人專業委員會設在銀星科技園,這也是促進會未來的工作規劃和關注的重點。”
開幕式上,龍華區科技創新局副局長何永川也在致辭中表示:“銀星科技園是龍華區首家國家級孵化器,也是深圳市首批智能機器人產業園,同時也是龍華區的示范產業園,是龍華區優質高端的產業園區之一。銀星產業園聯合相關行業協會舉辦此次物流倉儲大會,與園區的產業定位“生命健康和智能制造”非常吻合。”
何永川還重點介紹了龍華區的環境、產業以及利好政策,包括鼓勵企業在重點領域技術創新,鼓勵創新型企業入駐區認定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軟件園。
當前,深圳市機器人產業已形成工業和服務機器人共同高速發展的格局。在區域分布上,寶安成為智能制造的大區,龍華新區正在飛速崛起。自成立以來,龍華緊抓深圳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契機,著力突出科技創新引領支撐作用,通過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做強科技創新載體、構筑創新人才高地等創新舉措,加快發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等戰略新興及未來產業。
圖:銀星科技大廈
其次,良好的環境與具有遠見的園區規劃
銀星集團旗下擁有16家子公司,其中,銀星智能現已發展成服務機器人領域國際領先水平的企業。銀星投資集團常務副總裁張聰杰在致辭中表示,“除此之外,銀星集團還有一個主營業務就是工業地產開發運營。我們做了16年的產業園區運營,打造了“創客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全生態產業鏈,在智能制造等未來產業已集聚一批行業領先企業及創新資源。”
銀星高科技工業園占地約52萬平米。對于一個民營企業集團來說,在深圳能擁有如此大面積的土地是非常難得的,而探尋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銀星從未止步。
張聰杰強調, “我們還將不斷地拓展產業空間。未來兩年內,我們會有30萬平米的工業廠房及配套設施推向市場。未來7年,我們會建成一個建筑面積200萬平米的科技園。對于企業的合作,銀星集團一直持積極開放的態度。我們所有的土地是自有的,所有的物業是自持的。所以,我們可以各種方式,包括以物業、土地、投資等各種方式跟企業合作,希望跟企業共同成長。”
銀星科技園區的發展規劃不僅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壯闊的未來圖卷,還有容納百川、奔流到海的趨勢和前景。
圖:銀星科技園規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