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 王博文
2017年又是智能手機爆款、爆買一年。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發布《2017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4.91億部,上市新機型1054款,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4.36億部。而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在中國品牌的帶動下,全球智能手機生產總數同比增長6.5%,高達14.6億臺。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而諸如蘋果這類企業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在1990年代初便關閉大部分自營工廠,將硬件生產外包給代工廠,本文將會讓您對全球大型手機組裝廠商狀況、相關主營業務、客戶及自動化現狀有一個相對細致的了解。
十大手機組裝廠
公司名稱 | 主要客戶 | 中國工廠情況 |
三星 (Samsung) | 蘋果、華為、亞馬遜、惠普、戴爾、IBM、索尼、英特爾、聯想等 | 天津、惠州、深圳均有設子公司 |
鴻海(Foxconm)/富士康 | 蘋果、華為、亞馬遜、惠普、戴爾、聯想等。 | 成都、太原、廊坊、淮安、昆山、鄭州、深圳等地均有大型工廠 |
和碩
| 華碩、蘋果、LG等 | 上海、蘇州、昆山、重慶均有設廠 |
OPPO | OPPO、一加 | 五家工廠(總部東莞) |
VIVO | vivo手機等 | 東莞、重慶等有工廠 |
LG | 谷歌、自主產品 | 煙臺、青島、惠州、天津均有工廠分布 |
華勤(Huaqia) | 華為、聯想、魅族、小米 | 上海,并在西安、深圳、東莞、香港等地設有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 |
偉創力(Flex) | 微軟、戴爾、諾基亞、摩托羅拉、西門子、阿爾卡特、思科系統、聯想、惠普、愛立信、富士通等。 | 上海、江蘇、廣東、北京、天津、山東等地有工廠和基地。 |
英達華(Inventec) | 蘋果、小米 | 在臺北、上海、南京、南昌設有分公司 |
聞泰(Wingtech) | 華為、榮耀、小米、聯想、MOTO、魅族、LG、華碩、360、中國移動 | 深圳、上海、西安三個研發中心,主要工廠在嘉興 |
表:中國十大名列前茅的智能手機組裝廠商
三星 (Samsung)
雖然三星手機在國內的市場2%的比例都保不了,但得益于其深耕世界市場的戰略,世界市場份額仍以高于20%占有率穩居第一—三星只有不到10%產品外包,所以光以它自己的產品就能讓公司旗下的組裝廠開足了馬力生產。
主營業務:通訊(手機和網路)、數字式用具、數字式媒介、液晶顯示器和半導體等。
主要客戶:蘋果、華為、亞馬遜、惠普、戴爾、IBM、索尼、英特爾、聯想等。
在中國天津、惠州、深圳均有設子公司,以惠州三星電子有限公司為例,已擁40條GSM/CDMA/3G手機的生產線和30多條SMD全自動化生產線。但同時三星正在逐步轉移其中國板塊——越南投資達百億美元,將會成為其最主要的手機生產地。
三星自有生產線控制軟件系統,全球各工廠、各生產線的生產、品質等信息通過設在生產線多處自動掃碼系統自動生成。通過綜合管制中心,同時可以管控著三星遍布全球15個國家的30個工廠生產現況。
鴻海(Foxconm) /富士康
作為全球3C代工領域規模最大、成長最快、評價最高的國際集團,在《福布斯》2017年年度“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榜單中,富士康在全球科技公司排名第九,在中國科技公司排名第一,排行前十位的科技公司中僅有的一家純代工企業。
主營:計算機、通訊及消費性電子等相關領域產品的零組機構件及系統開發、制造、銷售。
主要客戶:蘋果、華為、亞馬遜、惠普、戴爾、聯想等。
富士康的領導人郭臺銘,極其重視工廠的自動化生產,2011年提出在2014年擁有“百萬機器人”,雖然2017年都沒實現,但是現階段已有4萬臺由其內部研發和生產的“Foxbot”工業機器人(四軸,伺服機、減速器外購)已在線上使用,且實現規模化生產,機器人年產臺數為1萬臺左右。富士康在成都、鄭州、深圳的工廠也正在由整條生產線自動化向整場生產線自動化方向前進,目前已經擁有10條的完全自動化生產線。
但富士康在3C智能這塊依舊存在著“精度不足”“生產線自動化設計過緩”的問題——以IX為例:目前富士康的機器人生產精度為0.05毫米,而蘋果手機對生產精度的要求是0.02毫米;一條自動化的手機生產線的設計周期在3到5個月左右,而手機產品更新換代的特點卻要求要在短短2星期內搭建起來。
和碩
蘋果代工雙雄之一,和碩。2002年從華碩母公司分離出來,是臺灣華碩集團下屬子公司。其最大的代工就是華碩,低端的華碩筆記本主板、電池幾乎都是和碩代工,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出爐,和碩排名第296。
主營:主機板、電腦、伺服器、無線通訊產品、游戲機及其周邊設備、網路產品、數字機頂盒、液晶電視。
主要客戶:華碩、蘋果、LG等。
和碩在上海、蘇州、昆山、重慶均有設廠,和碩緊隨富士康追求自動化步伐,2017年在設備投資規模為4-4.5億美元——幾年前還只能依靠機械手安裝攝像頭與電池,現今和碩對外聲稱如今隨自動化改造的進行,20人足夠頂當年100人的工作量。
OPPO
OPPO作為世界手機生產能力第四名的廠家,擁有五家工廠(總部東莞)——國內3家、印度、印尼各1家。而據國際調查機構GFK統計,2017年OPPO手機銷售量為7756萬臺。
主營:手機
主要客戶:OPPO、一加
OPPO在自動化上面還是舍得花錢的,投入6-7億用于SMT中心讓SMT中心擁有了世界先進的SMT高速、雙軌主板生產線,FPC生產線以及配套的標準綜測生產線,每個月產能超過400萬片。
早在15年時候OPPO便已經引進機械手臂用于工廠運作,同時在音頻、拍照、GPS、天線、功能測試等項目實現自動化檢測,實現半自動化的OPPO工廠每個生產區域至少可減少 20 個人力。
VIVO
很多人發現OPPO手機實體店旁總會出現VIVO的實體店,而實際上就手機生產、銷售而言,它們排名也是緊緊依偎一起的,2017年VIVO的手機銷量為7223萬臺,主要市場是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如印度、印尼、泰國和菲律賓等。而VIVO的絕大部分產品都是自己生產,僅次于三星、富士康、和碩這類大型工廠也不足為奇了。
主營:vivo手機等。
很多人都說VIVO和OPPO是兄弟公司,它們在自動化上都是差不多的,在SMT車間,成排的自動化生產線在高速運轉,美國原裝進口的超精度MPM雙軌印刷機,印刷的精度僅為25um,是頭發絲的1/3;全球領先的Asymtek點膠機;日本富士第三代NXT高速貼片機,日本松下NPM高速貼片機;全自動化手臂控制的整機測試等。總的來說,VIVO目前抗彎折、有損害環境、跌落環境,USB、按鍵測試都由機器完成,但依舊需要人工幫助。
LG
樂喜金星是LG集團的中文名稱,和三星一樣同為韓國大拿!LG集團目前在171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300多家海外辦事機構。事業領域覆蓋化學能源、電子電器、通訊與服務等領域。目前LG手機市場主要在歐美俄等地,中國市場被國產手機打的不成樣。
主營:移動電話、IT產品、家用電器、音頻/視頻產品 、化學、通信、服務、金融等。
主要客戶:谷歌、自主產品
LG在華煙臺、青島、惠州、天津均有工廠分布,但就目前在中國最為轟動的事件應屬投資47億美元在華建廠生產OLED面板——OLED本身為工藝變化和技術革新,其前段陣列工序(Array),中段成盒工序(Cell)以及后段模組組裝工序(Module)需要自動化水平相對較高。
華勤(Huaqia)
華勤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是家手機研發設計公司,專業提供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的ODM服務,總部位于中國上海,并在西安、深圳、東莞、香港等地設有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