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 王博文
今天一早來到公司,同事就讓我關注一下獵豹機器人。我第一念頭——中國并聯機器人企業翼菲生產的“獵豹”?非也,是全球領先的移動互聯網公司獵豹。細細一想,哦對,16年獵豹移動投資3.3億做機器人,沒想到這么快就有消息了。
3月21日,就是昨晚,“獵豹3.21 機器人之夜”在水立方召開機器人產品發布會。會議時間長達兩個多小時,獵豹一共發布了五款產品——讓人眼前一亮或讓人嗤之以鼻,負責人傅盛說出的話讓一些人覺得振奮也讓一些人“呸”了一聲。
乃至會議前后,傅盛“跳水”環節讓人嘲諷為“有責任感的企業發布一堆產品后無言以對,選擇跳水求原諒”;而傅盛本人也是對此做了強有力回應的。在這些行業精英、商業大佬之間更是展開了令人深省的討論。
總的來說,“獵豹3.21 機器人之夜”的一些思維還是可取的,但是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演講各位看官也不一定有時間,我這里稍作介紹吧。
會議上發生了什么,讓人們出現這樣的評論?
獵豹移動——逆向思維獲得市場
咱先談談獵豹移動——移動互聯網公司,這個企業與傳統企業先“本土化”再“全球化”的路徑不同,“反客為主”跳出中國市場,瞄準全球市場,并迅速扎根。并成功擁有23.41億用戶安裝量,完成了全球用戶平臺的搭建。數據顯示,在6.35億的移動月活躍用戶中,78%來自海外市場。
獵豹移動在2017年總收入為49.57億,凈利潤同比增長530%,全年凈現金流6.21億元。總的來說是一家很牛的公司,運營的方式與成功的結果都讓人們對這家公司頗為贊嘆。
投資3.3億元進入機器人行業,兩年發布產品
獵豹在2016年投資3.3億元進入機器人行業,并且因為迅猛的發展,充足的資金讓它在人工智能上進行了有利的探索,正是強有力的支撐讓它兩年時間就大膽的發布了五款產品并且在“獵豹3.21 機器人之夜”去招惹一些企業。
機器人之夜的內容:三個思維,五個產品
傅盛在會議開局就懟了很火的“智能機器人嬌嬌”,直言其后臺有真人視頻系統,變音軟件改變客服語音,并把索菲亞也應用進來。(卷積神經網絡之父”YannLeCun也曾直言“索菲亞”就是騙局)。
并且隨后談到全世界沒有一家公司做到機器人智能實時交互的水平——能夠在隨時被打斷、無論有多遠、很多噪音、多人說話的環境之下理解清醒。
同時還以“波士頓機器人”“本田機器人”研究30多年還沒讓機器人走進生活以證明“做機器人很難”(可理解為做功能全面的機器人很難)。并憑借之前“跳出中國市場,瞄準全球市場”的逆向思維成功經驗,傅盛提出了三個思維:
1. 對用戶有用才是最重要的
2. 完美的產品不存在,做特定場景真有用的機器人
3. 真有用,下笨功夫,打造每一個技術細節
并以這三個思維為主導,推出了五款產品:
每月租金2999元,18個月后可獲得的服務機器人“豹小秘”,零售機器人“豹小販”;還在研發的9999元的小孩服務機器人“豹豹龍”,499元的智能音箱,29999元的家用獵豹機械臂平臺。
其實按中國人和氣生財的觀念,三個思維、五個產品都還好,產品發布會嘛,都會捧捧場,直言嘲諷的也不會出現,但是基本上——獵豹每推出一款產品的時候都會拿出一些其他企業的產品進行一個比較——其他企業的產品技術忽悠,價格高了。聲稱為,要把高高在上的技術成本降低,做針對客戶需求的產品。
“某高科技公司號稱十五萬的機器人——其實沒什么技術”傅盛有說到。
乃至行業人評論“獵豹機器人之夜可以看出,包括優必選、康力優藍和Rokid優秀RFC優秀機器人企業已經走在行業發展的第二階段,因為連后來所謂的大佬也已經把RFC當對標靶子了”。
傅盛的其他言論
拋開踩人而自抬的言論,傅盛的一些思維的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讓人在思考之后也頗為認可的。為此我收集一些言論。
1. 人就是個超級復雜的整體,單點總被超越 但整體總是遙不可攀。
2. 人工智能取代人不好說可不可以 但是還很遠,人工智能還是幼年。
3. 整個行業找不到一個有用的機器人
4. 夢想和努力,嘲笑能毀掉。
同時小編也收集了一些傅盛之前的言論“在硅谷,我沒有看到過一家創業公司還在做手機,大家都已經在研究發射火箭、醫療、VR等下一代技術,但是在中國,號稱最聰明的創業者中還在不斷做手機。”
不過,不管傅盛說了什么,行業內對這機器人之夜、對傅盛怎么說,到最后都是“成敗論英雄,失敗做狗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