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騰訊信息可視化實驗室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從2010年到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從10多萬臺增長至近30萬臺,全球服務器機器人銷售量則從220萬臺大幅增長至680萬臺。并且,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歐洲、美國和日本,服務機器人生產企業則主要集中在德國、美國、日本和韓國。工業機器人主要被應用在汽車、電子電器、化工、食品和金屬等行業,服務機器人則基本用于家庭作業和娛樂休閑。顯然,人工智能與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融合,可為人工智能提供更廣闊、多樣的應用場景。
到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為74臺/萬人,中國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則為68臺/萬人,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同年,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十個國家,從第一名到第十名依次是韓國(631臺/萬人)、新加坡(488臺/萬人)、德國(309臺/萬人)、日本(303臺/萬人)、瑞典(223臺/萬人)、丹麥(211臺/萬人)、美國(189臺/萬人)、意大利(185臺/萬人)、比利時(184臺/萬人)、西班牙(177臺/萬人)。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國家制定的計劃,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要進一步提高到150臺/萬人之上。在我看來,由于中國制造業體量本來就龐大,且覆蓋低、中、高端制造。所以,中國制造業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將來達到300臺/萬人的水平時,就相當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