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 思且
我們國人有一種本領:不是把產品做好,而是把價格做低。很多行業都是這樣,得點兒小便宜就沾沾自喜,不知不覺之后自己就把自己給滅了。
近年來逐漸興起的國產AGV行業當然也不例外。這兩年,國內AGV發展極其迅速,涌現出了大量AGV廠家。盡管國內AGV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蛋糕再大,吃蛋糕的人多了,吃相也就不是那么好看了。
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一些AGV企業開始大打價格戰,14年以前一臺普通的AGC產品能賣16萬左右,現在有些企業只賣不到4萬。國內AGV價格受行走模式、移載方式、充電方式、載荷、導航方式等影響,價格由十幾萬到一百多萬不等。但現在已經有公司喊出要將AGV的價格降到3萬以內,話說3萬以內的AGV你敢買嗎?
事實上,可能真的有人會買,有些客戶只看表面,感覺差得不太多,事實上,在看不見的地方,差距甚大!但是客戶不知道呀,他們盯著便宜的買,劣幣驅逐良幣,慢慢的好的東西為了生存,也開始降價了!
價格適當做低有利于產業化,規模化,但價格過低過濫,不擇手段,就扼殺了產業。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的真理。
事實上,國內最開始做AGV時基本上是通過引進國外技術或者產品代理來做的,直到近幾年,國內才開始AGV的研究熱潮。因此國產AGV行業真正的技術積累時間普遍很短,市面上真正多的是AGC公司,隨便買來一套AGC產品,對產品進行拆解分析,便以為獲取了核心技術,就可以大張旗鼓的造車了。車剛造出來就開始滿世界吆喝,我家的AGV質量好、價格低,還買一送一,你要不要來幾臺啊。
還有一些企業,為了融資對賭協議各種壓價策略,尋求量的突破從而保證營業收入的達標。這種被迫而為的方式,不僅影響相關企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影響到整個市場運營環境。
盲目的降價并不利于產業的發展和市場的培育,應該通過供應鏈的管理來使產品價格的下降,技術的創新與變革來實現,而不是以犧牲產品利潤和產品質量與服務來實現的降價。
也許有些企業會覺低價是自己的市場策略,但是捫心自問這幾年你打的價格戰,真正為你企業帶來了什么?利潤還是市場?
價格做爛了,市場做壞了,當然可以恢復到原來的層次。但是,這個修復的過程會很漫長,甚至需要付出死掉一批的代價。有時候,甚至會讓一個品種徹底消失。價格是把雙刃劍,可以傷人,也可以傷己。非理性的價格戰,通常等于同歸于盡。行業做到無錢可掙那一天,就離做死不遠了。
為了讓自己活,所以不想讓大家活!結果是,大家都沒得活!土地被污染了,至少要荒幾年。讓荒草瘋長,把所有污染物質全部凈化,恢復土地本來的純凈,然后才可以種莊稼。只是,這顆粒無收的幾年,有很多人是熬不下去的,要么餓死,要么輾轉流徙。這就是為什么細分品類一開始很有生命力,也有不少人依靠細分品類賺錢,后來大部分企業覆滅的原因!
所以,目前的AGV行業需要的是恢復商業理性,而不是那么多不顧一切的瘋狂!不能同行之間相互玩死!而要想著把產業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