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 彭晴
8月28日,在由《3C智造系統》雜志社、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勵展博覽集團聯合舉辦的 《3C電子柔性制造及內部搬運物流新技術交流沙龍》上,華為、中興、長城開發、海能達通信、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東莞領益精密電子、惠州恒都電子、深圳恒晨電器、廣恒鋼實業、智科通訊等十幾家3c電子行業企業代表與機器人廠商坐到了一起,共同探討3C自動化改造及廠內物流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技術迭代之后,企業的錢都白花了嗎?
近年來,隨著參與者的不斷增多以及研發投入的不斷加大,AGV技術的發展也越來越快,但在行業欣喜之余應用端企業卻對此提出了他們的擔憂。
華為王總表示:“機器人的迭代是我們比較關心的,像現在市面上火爆的類KIVA式的機器人,可能過了三五年之后技術就落后了,一個顛覆性的技術出來之后,應用這塊就會出現兩極化,一個是我應用得越多我越成功,另一個可能則是買得越多越失敗,因為不久之后可能被都要淘汰了,但我們已經投了這么多錢進去。”
東莞領益精密電子湯總也表示,“我們公司很大,做很多的自動化,那些產品換代了,我們的設備怎么去處理,上一代設備我們應該怎樣去利用才不會造成那么多閑置,這是我們非常頭痛的。”
對此,杭州藍芯科技負責人認為“關于機器人迭代問題,應用商是希望能用越久越好,但技術的迭代是很快的,那么AGV廠商可不可以開發另外一種商業模式,就是說用了幾年之后折舊去換最新一代的AGV。”
南江機器人則表示,針對此,目前他們也為客戶提供了一種渠道,可以考慮用上一代車通過低成本的置換來置換新一代的車型。
而海康機器人陳總也表示“只能說未來還需要我們跟客戶去共同摸索,使我們的產品能在你們企業用的時間更長一些。”
產品升級換代,產線能否兼容?
除了機器人迭代以外,兼容性也是應用商們在進行自動化改造時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惠州德賽西威周總在談及自動化改造難題時,第一個就說到了兼容性問題“我的產品實際上每年都是有換代升級的,但這種升級換代程度并不是很大,只是一些小的修改,比如說面板的一些造型等很微小的創新,但這個時候自動化設備基本上就要停產來改造,一改造就涉及到一兩個月甚至更久,這對于企業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對此,拓野機器人楊總表示這需要甲乙雙方共同去努力“首先甲方要考慮,未來的產品哪些地方有可能會做一些改造,而我們在與客戶交流的過程當中也會給出建議,就像礦泉水瓶子一樣,假如說這個瓶蓋半年之后會換成另外一個,那么我們會建議瓶身這一部分可以實行完全自動化,但是在瓶蓋這一部分我們可以留一個人機共存的位置,不要一步到底,免得企業投資過后產品變了大部分產線都要換。”
設備的兼容性對于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的3C行業來說是其能否大規模應用自動化的關鍵之一,系統的兼容性也是一樣。
中興負責人表示“我們企業是通過招標來選擇自動化設備的,這樣才能有比較好的議價能力,所以不可能只使用一家的自動化設備,但如果換了另外一家,他的信息系統不兼容,那就會導致原來的沒法用,這個問題是很現實的,相信許多企業都會面臨到,在這一塊,我認為不管是聯盟也好還是廠商也好,為了這個行業的發展,應該在這方面有一些改進跟努力。”
應用場景的復雜性帶來的多種問題還有待繼續探索
除了機器人迭代以及兼容性問題之外,各家應用商在具體的應用環境中也遇到了不同的問題。
華為方面表示“我們用了機器人之后,人確實是省下來了,但也帶來了其他的問題,第一個,我們原先都是六層的貨架,用了類KIVA機器人之后全都換成一層,我們又要買貨架,光買貨架就買了一萬多個,而如果六層貨架全部變成平面,尤其是像深圳和廣東這塊場地也比較緊張,這塊的沖擊還是蠻大的,另外就是所有的物料基本上都要放在一個鐵架子上然后AGV再拖,這個時候又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始終做不到無人化,因為要有人把托盤放上去。”
針對高層貨物問題,國自機器人表示,“類KIVA式移動機器人現在可能還有一些瓶頸問題,為此,我們開發了一個車型——分揀機器人Picking,它有五層的高度,主要用來做電商的分揀,用途上跟kiva相類似,但是它解決了一個問題,五層高的貨架每一層都可以取到,然后再集中運至揀貨站。”
而除了場地問題以外,在場的應用商也提出了一些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包括設備的后期維護性問題,以及惡劣場景對于機器人運行的影響等。針對當前的現狀,在場的機器人廠商也都表示,未來還需要繼續探索,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