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正在走向輕量化與智能化
在今年的工博會上,工業機器人依然是主角,在7.1H和8.1H兩個展館內設立的機器人展吸引了本屆工博會最龐大的觀眾流。而參展企業也不負眾望,在本屆工博會上,這兩個展館內共新發布了超過60款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其中,輕量化產品占到了很大一部分。
KUKA(庫卡)則帶來了新款輕型機器人——LBRiisy,這款產品的易用性和拆安裝上的方便程度超過了任何一塊此前的產品。而ABB也推出了IRB 1100輕量型機器人,是ABB迄今最緊湊、最輕量的機器人,同樣有著安裝靈活方便的特性,而ABB也表示,這款產品旨在應對半導體、制藥和電子制造商領域的特有挑戰。
(KUKA新款輕型機器人LBRiisy)
當然,場內的許多國內工業機器人廠家也發布了許多輕量級的新型機器人產品,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熱潮,主要是由于柔性生產正在成為自動化行業努力的主要方向之一。現階段,制造企業面臨越來越多的小批量、多種類的生產需求,產品的迭代速度加快,因此產線也需要更加靈活。輕量型機器人能夠在保證生產效率的同時,以足夠的靈活性應對這一趨勢。
而除了輕量級機器人備受關注以外,協作機器人也是本次工博會的主角之一。包括新松、優傲、李群自動化在內的許多工業機器人企業都推出了協作機器人產品。在今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新松總裁曲道奎就曾指出,“機器人進入2.0時代后,自主決策能力、運動能力、操作能力和交互能力成為了新的判定標準,這意味著‘協作機器人’迎來更多的機遇。”
(新松在工博會上發布的新型協作機器人)
而機器人的智能化除了體現在協作機器人之外,還體現在了機器視覺技術的應用上。使用3D視覺技術實現分揀、抓取等功能的機器人企業越來越多,而同時工博會上也出現了更多的工業視覺技術提供商。
系統化解決方案,讓智能制造更貼近行業
在今年的工業機器人展館,越來越多的參展企業帶來的不單單是一個機器人產品,而是從軟件到硬件,從機器人到智慧工廠的系統化解決方案。
包括拓斯達、埃斯頓、埃夫特和上海新時達在內的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的代表企業,在其尚展位上,工業機器人本體產品對觀眾的吸引力還要稍遜于其帶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而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的解決方案不但能夠在工業互聯網展區中看到,在這些企業的展位上同樣有體現。
以拓斯達展出的通用型智能工廠沙盤為例,自動化產線只是其中一部分,整個沙盤還包括了中央供料系統、自動化倉儲系統、能源模塊與信息化模塊。而據拓斯達的工作人員介紹,這一沙盤是由近4000家企業升級產線實踐案例綜合,可以用來為大多數企業的新廠投建與舊廠改造服務。
(拓斯達帶來的通用型智能工廠沙盤)
其實,這樣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在展會上并不少見,而真正改變的是誰在推動這樣的趨勢。正如上面所說,像拓斯達這樣的自動化企業,正在由對制造業自動化生產流程的改造者,成為制造業全面智能化的服務者。
一方面,這樣角色上的變化代表了自動化企業的經營策略和戰略方向正在改變。在早期,國內自動化行業主要比拼的是技術實力,產品穩定性是關鍵,而且前幾年,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不斷成熟,價格戰愈演愈烈,加之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加速,性價比成為了比拼的重點。而到今天,“服務屬性”正在成為自動化企業新的對比點。了解客戶想要什么,在提供自動化生產能力的同事,最大程度為客戶提供合適、便捷的方案,降低客戶產線迭代和開工生產所需的技術門檻和管理難度,成為了新的競爭方式。
而另一方面,自動化行業發生這樣的改變也說明了技術的使用者正在發生變化。自動化改造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家工廠使用新技術,很多時候就意味著在生產工藝等各方面的全面升級,因此,在過去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企業往往具備行業中領先的規模,已經生產中的其他方面,例如能源管理、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化的改造,這就意味著它們的需求集中在專業性要求更高的自動化產線上。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在時代大潮之中,也必須要在生產上革新,但它們對于智能制造的要求會更全面,也就意味著智能制造企業提供的服務要更加全面。
工業互聯網崛起,國內企業分工明確
位于7.2H的工業互聯網展,盡管不如機器人和自動化展區那樣火爆,今年同樣吸引了不少觀眾。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業互聯網展館中,國內參展企業的職能則有著明顯的割裂,一類是包括三大運營商以及華為云、騰訊云這樣的基礎云服務企業,展出內容也以“企業上云”為主,一類是以海爾、航天科工為代表的制造業企業,其推出的產品和服務往往有著比較強的行業屬性,還有一類則是黑湖智造、寄云科技、華制智能這樣的工業互聯網服務商,主要提供包括故障預測、生產流程優化在內的眾多智能服務。
可以看到,國內工業互聯網還在早期發展階段,但也已經初步形成了大企業推動大平臺建設,中小企業專注垂直領域功能性服務的格局趨勢;同時,大型制造業企業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總結來說就是,工業互聯網依然有著大量的機會,但企業想要轉型或者抓住機遇,就一定要結合自身的體量、資金以及產業鏈掌控力選擇合適自己方式。
在今年的工博會上,還有許多新的趨勢,在這些趨勢中蘊含著智能制造產業的新機遇與新挑戰。億歐也將持續關注智能制造行業的發展,推動智能制造新技術落地到各行各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