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 王博文
近幾年,受多種原因影響,叉車AGV市場出現大幅增長,據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統計,2014-2017年,國內叉車AGV增速在30%左右,2018年增速有望突破50%。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叉車AGV領域,而有這么一類托盤叉車AGV,因為設計小巧,結構緊促而受到了市場關注。
我們來看看吧:
國外:荷蘭Nippe AGV機器人
該款AGV,負載能力1T,行駛最大速度為4KM/h,在自然環境中的自然結構上自主導航運行,無需額外基礎設施——據稱其精度誤差不超過1cm,可獨立編程,內置作業線路流程易調整,可于工作人員在倉庫內一同作業。
這類設計除國外,在國內同樣走俏。
凌鳥智能:金絲雀L100
金絲雀L100設計同樣小巧玲瓏,具有原地轉彎功能,可在窄巷道內,密集倉作業。負載1T,采用激光導航,定位精度在±5mm。值得一提,金絲雀L100可通過其自主開發APP或調度系統實時操作,安排任務。
(凌鳥智能的金絲雀L100獲得了由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主辦的《科聰智能·2017-2018年度AGV機器人最具創新技術獎》)
上海木蟻:F1-1500KG
Mooe-F1托盤搬運機器人:采用工業級伺服驅動系統,精度為±1cm,支持虛擬軌道系統、位置點操作,可無線按鈕呼叫與服務器調度,最大負重為1.5T。
木蟻主要針對市場:3C電子制造業。
浙江邁睿:邁睿機器人
邁睿機器人同樣采用扁平設計,無需太大場景改造即可實現自主運行。
從上述幾款類型我們不難看出,在保證穩定性的基礎上,現階段的托盤叉車AGV具有以下幾種趨勢:
其一,智能化、信息化:以金絲雀L100與Mooe-F1為例,配對相應調度系統,這類AGV都可以實現實時信息監控與調度。
其二,柔性化、敏捷化:導航系統主要以自然輪廓導航或激光導航為主,脫離了軌道要求,環境改造相對較小,載重能力卻不差;同時小巧的設計,轉彎靈活度明顯提高,窄巷道作業可相應節省空間。
其三,節能化、綠色化:此類AGV續航能力在6-8小時之間,更小的電池安放空間要求AGV有更高效能。
勢態趨于明朗的情況下,還需解決的問題
當然,在看到,AGV企業開發創新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幾個問題:
其一,案例少、應用少:企業都在做產品,都在追求市場與量產,但是真實應用案例相對較少,這種小型叉車AGV目前仍然需要更多的技術完善與市場驗證。
其二,特定環境要求:扁平的車身,在滿足窄巷道運作的同時也限定了應用場景的局限性——如載重要求,如地面的平整度等。
其三,技術完善:這類產品的續航能力雖說可達到6-8小時,但是在高負載情況下續航能力是否如宣傳所言,還有待檢驗。
其四,同質化問題:這類產品最早見于國外,國內多家企業均在開發,未來是否更多企業加入,且產品的同質化問題需要面對。
綜合來說,蓬勃發展的中國AGV市場,離不開這些努力創新實踐的企業,在創新的同時企業也需深扎根于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