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預測,今年“雙11”單日包裹量將超10億。面對這么大的包裹量,如何保證不爆倉?如何讓消費者更快更準時地收到包裹?各家為應對即將到來的網購高峰都做了哪些準備?
“黑科技”助力快遞越來越快
今年是“雙11”的第10年。這10年是線上線下融合升級的10年,也是快遞業升級的10年。根據菜鳥數據,天貓“雙11”包裹量從2009年的26萬單增長到2017年的8.12億單,飆升3100多倍。根據預測,今年“雙11”單日包裹量將再創新高,突破10億單。
如此龐大的快遞包裹量若僅僅依靠人力處理肯定會爆倉,但“黑科技”加持后日均快件處理能力創新高也不是難事。
據了解,圓通今年在全國則投入近40套自動化分揀設備,對近半轉運中心進行改造;中通24個轉運中心新上線了雙層自動分揀系統;申通超過14個新建及改擴建轉運中心投入使用,預計每天新增快件處理能力達1000萬件。
菜鳥與圓通速遞聯合啟用的超級機器人分撥中心內,高峰期有350臺機器人晝夜作業,每天可分揀超過50萬包裹,機器人3天的行駛里程足以繞地球一圈。
此外,京東物流方面稱,今年“雙11”期間,“京瞬達”服務將配送時效提升至分鐘級。消費者只要在京東APP上的“一小時達”入口下單,就可以享受到分鐘級的送達。在倉內打包環節,京東物流今年首次啟用了智能包裝機,該設備通過磁懸浮技術,可以實現每小時打包1000件包裹,較傳統的打包作業提升10倍。
唯品會則表示,品駿快遞升級各物流中心自動化設備,大規模實現無人化作業,全面提升“雙11”訂單揀貨打包出庫速度,其自動化已涵蓋商品庫存管理、商品分揀、包裹分揀等各作業環節。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大數據、智能算法、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在物流領域的大規模運用,雖然快遞越來越多,但當日達、次日達已經成為快遞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