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 彭晴
不同于國產工業機器人市場外商品牌常年主導的局面,在移動機器人市場,國內廠家發展迅速,在占據國內大部分市場之后,有些國產企業甚至開始了“走出去”之路,但市場廣闊,在國產企業廝殺之際,一些外國廠商也開始進入國內AGV領域,試圖分一杯羹。
首先,我們來看看,目前的國內AGV市場有哪些主要的外商品牌。
德馬泰克
作為全球領先的物流集成商,德馬泰克1996開始進入中國市場,2006年,德馬泰克在蘇州建設工廠,此后不斷加大投資力度擴建工廠。2017年德馬泰克宣布成立“移動自動化卓越中心 (COE)”,將德馬泰克,英杰明自動化和 NDC的AGV 產品進行技術整合。如今德馬泰克涵蓋廣泛的自動化導引車產品系列,包括叉車、單元貨車、高位叉車以及任何特制搬運車輛等產品面向中國市場。
Mir
作為一家來自丹麥的移動機器人廠商,Mir在2017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同年MiR共銷售了500臺移動機器人,其在中國的銷售模式主要為與代理商合作,而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中國市場為MiR貢獻了全球15%的銷售額,MIR還計劃在3年之內,努力將中國市場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提高到25%。2018年,Mir在上海注冊成立了“名傲移動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儼然有大力開拓中國市場之意。
庫卡
2014年庫卡收購瑞仕格開始正式進軍移動機器人行業,瑞仕格在中國市場已深耕多年,而隨著美的對庫卡收購的完成,庫卡也正加大力度擴展國內市場, 2018年,庫卡將其在中國的一般工業業務與 Swisslog Holding AGV中國業務合并,同時成立合資公司,這也將進一步推動庫卡業務在中國市場的滲透與擴大。
Axter
Axter自動化是一家法國公司,在自動化物流解決方案領域擁有超過30年的經驗,2015年在上海注冊成立法艾斯自動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開始正式發展中國業務。
明電舍
明電舍是一家歷史悠久的日本公司。 其AGC產品在中國市場并未直接開展業務,而是用代理,以前是一南一北兩家總代。現在是各區域都有代理。明電舍除了AGC,它也有AGV,比如激光叉車、重載、背負式等類型的AGV,這些產品是明電舍自己銷售。
愛知
愛知也是一家日本公司,真正開始賣AGV,在日本是2001年,除了AGV,也賣驅動單元和控制單元。在中國市場,愛知的業務也主要是通過代理商展開。
歐姆龍
歐姆龍是全球知名的自動化控制及電子設備制造廠商,早在70年代,歐姆龍就已經與中國開始技術交流,此后開始逐步進入中國市場。
事實上,近兩年隨著國產AGV的蓬勃發展,外國廠商進入國內市場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大,前期市場開拓之路并不好走。從上述列舉的企業中也可看出,目前國內AGV市場上的外商品牌并不多,他們又有哪些特點呢?
首先,從企業性質來看,這些企業大部分都是老牌的自動化企業或物流系統集成商,他們擁有豐富的集成應用經驗,AGV產品也主要以自己的項目為主;當然也有專門的AGV廠商,他們的技術積累豐厚,往往具有鮮明的特色化亮點,且產品性能極具競爭力。
其次,在銷售渠道上,這些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時間較早,銷售渠道較為成熟,也能為其AGV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便利。有些品牌則以代理的形式在國內銷售,以高端市場為主。
總的來說,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對于國產企業來說會造成了一定的壓力,畢竟市場的競爭已經足夠激烈,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競爭也推動著國產企業的進步,畢竟國產AGV的性價比是市場最為青睞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