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半導體供應鏈透露,為應對客戶的特殊制程要求,臺積電特意新建了一座8英寸廠,其中最重要的客戶就是蘋果公司傳聞多年的Apple Car。
伴隨指紋辨識IC、電源管理IC、MOSFET、絕緣閘雙極電晶體(IGBT)等都由6英寸轉往8英寸廠投片,加上車用電子及物聯網等相關芯片需求強勁,使得整體代工成本明顯低于12英寸的8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供不應求。
半導體供應鏈分析,臺積電此次敢于新建8英寸廠,正是提前敲定了重大客戶及訂單。而且,臺積電2018年第4季度還披露,原有的一座8英寸晶圓代工生產線產能并未滿載。如果不是拿到了重大客戶訂單,臺積電不會如此貿然擴廠。
而蘋果推出Apple Car,進軍自動駕駛領域的新聞也頻頻被媒體報道。從2017年開始,蘋果公司正式在加州公路上測試無人車。據去年9月份披露的一份DMV(美國車輛管理局)文件,顯示蘋果在加州已經擁有70輛自動駕駛測試車,同時還有139 位測試司機。
同時,蘋果還一直用高薪策略從特斯拉等競爭對手挖人。來自領英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份,蘋果已經直接從特斯拉招募了至少46名員工,包括了制造、安全和軟件工程師,以及供應鏈方面的專家。
對此,特斯拉CEO馬斯克還曾回應稱,蘋果從特斯拉挖去的人才都是特斯拉淘汰的員工,暗示蘋果汽車起步太晚。
今年1月份,蘋果汽車團隊還進行了一輪大裁員。蘋果公司裁撤自動駕駛項目Project Titan(泰坦)逾200人。
蘋果發言人表示,蘋果仍然認為自動駕駛領域存在機遇,只是“2019年,團隊的工作重心將放在幾個關鍵領域,因此部分團隊被遷移到公司的其他部門,轉而支持機器學習和其他項目。”
不過,也有分析師看好蘋果汽車前景。有人預測稱蘋果公司最快可能在2023年實現“泰坦”自動駕駛汽車計劃,發售蘋果汽車。一旦成功,這將推動蘋果市值邁向新高。
2019年5月16日,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惠州智能終端制造協會主辦的《手機先進制造與物流倉儲技術前瞻發展峰會》,將在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拉開帷幕,多關節機器人、系統集成、柔性夾爪、視覺、檢測、測試、AGV機器人、包裝、分揀及立體倉儲等等全方位的新技術,都將在本次手機智能制造與智能物流會議上得到詮釋。
報名參會請查閱下圖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