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家名為九號機器人的企業突然闖進大眾視野,其主要原因在于沖擊科創板時的備受爭議的材料和背景。
最近看到兩篇文章,一正一反,非常有意思,分享給各位看官。
第一篇:科創板種子選手上市遇波折 股東名單明星機構云集
4月17日晚間,九號機器人申請獲受理,擬發行不超過704萬股A類普通股,作為擬轉換為CDR的基礎股票,占CDR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10%,擬融資20.77億元。
不過,作為首家申請科創板上市的紅籌企業卻涉嫌高管百萬違規發票抵稅。金融界《天眼》獲取的一張發票信息顯示,48萬元計入咨詢費,爆料人稱,這只是百萬違規抵扣的其中一張。
又一家虧損企業
對于市場來說,這家新申報的科創板企業十分特殊。一是因為,這是繼和艦芯片之后又一家巨虧的企業;二是因為這是首家申請在科創板上市的紅籌企業,CDR、特別表決權、B股等新鮮字眼首次出現于科創板招股書上。
從歷史來看,九號機器人成立于2012年。雖然成立時間較短,但是在過去7年的時間里,它卻收獲業內眾多大咖加持。
小米、順為、紅杉、intel等精品投資人均對其青睞有加。截至申報稿簽署日,紅杉資本旗下的Sequoia持有九號智能16.80%A類股股份,對應表決權比例為7.83%。小米系下的投資機構Shunwei和People Better均分別持有九號智能10.91%A類股股份,對應表決權比例均為5.08%;Intel持有九號智能3.32%A類股股份,對應表決權比例為1.55%。此外,紅杉資本中國創始人沈南鵬也位于九號智能的董事會名單。
不過,即使陣容強大,但九號機器人仍難掩連年巨虧。最近三年,公司營收連年增長,但虧損卻在逐年擴大。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九號智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53億元、13.81億元、42.4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58億元、-6.27億元、-17.99億元,三年虧損近26億。
研發投入堪憂?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同屬虧損行列的和艦芯片研發投入三年高達8.7億,而九號機器人的研發投入卻飽受市場質疑。
據九號機器人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九號機器人的研發投入分別是0.71、0.91億元和1.23億元,占三年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19%、6.61%和2.90%,看起來“科創含量”不夠充分,而且2018年營收的快速增長并未帶來研發投入的快速增長,反而占比出現了驟降一半的情況。
不少人指出,九號機器人雖然理論上掛著“科創板”的頭銜,但實質上更像一家“小米系”的代工廠。從其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為小米定制的平衡車、滑板車成為九號機器人最大的收入來源,該項目營收占據整體營收的57.3%,而且提供的均價僅為市場均價的80%,公司在小米“金主”面前定價能力明顯較弱。
公司在其招股書中也提到了單一客戶依賴風險。九號機器人表示,未來若與小米集團商業合作出現惡化、或者小米集團自身經營的穩定性、經營策略發生變化而導致公司不再采購,這也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從其自主品牌分銷來看,線下營收占比從此前的40%下降至15%;而線上品牌分銷占比依舊不足3%。業內人士點評稱,九號機器人更像是一家代工企業,最大的代工客戶是小米、其次是國際大客戶的定制生產,最后才是自主品牌的生產。
發行或遇波折
據知情者爆料,九號機器人高管為了不繳納個稅,選擇用來路不明的發票來抵扣相關事宜,涉及金額高達數百萬元。其中,從知情者爆出的這張發票來看,金額達48.2萬元,收款方為廣州普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票項目則為技術咨詢費。
天眼君咨詢業內人士,對方表示,如果真的上市,上市高管的流水都會被查一遍,因此一般在上市前,公司都會去進行補稅等操作,不過這并不實質性影響上市進程,只是對高管個人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不過如果高管和審計師中間存在“勾兌”操作的話,一旦被查,性質可能會比較嚴重。
第二篇:九號機器人研發投入年復合增長超31% “科班”出身技術強勁
自上交所開始受理科創板企業以來,研發投入的多少,成為市場認定該公司是否屬于科創板企業的重要參考指標。根據Wind統計的數據,截至4月23日,在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受理的90家企業中,2016年至2018年年均研發投入超過5000萬的僅有34家,九號機器人2016-2018年每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0.71億元、0.91億元、1.2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31%,平均研發費用達0.95億,在90家企業中名列前茅。
除了研發投入的持續快速增長,九號機器人在技術儲備和人才儲備方面也體現現出一個“科班”出身公司的強大戰斗力。
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作為專注于智能短交通和服務類機器人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在自平衡控制技術、雙余度熱備份電機控制技術、視覺為主的多傳感器室內定位技術等方面有著多年的技術積累及技術優勢,相關領域擁有或申請中的國內外專利達1,000余項。鑒于專利權保護機制,公司在一些地區和國家具有限制性競爭優勢,如美國和德國。
公司戰略的成功實施,離不開高水平人才的支持。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中,能否穩定現有團隊并持續引入新的高級人才,是決定公司戰略能否順利得以實施的又一關鍵因素。在研發人員方面,截至 2018年12月31日,九號機器人共有1,488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401名,占比26.95%。隨著公司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持續研發,伴隨持續推出創新的智能短程移動設備的需求,預計公司將進一步加大智能化領域人才隊伍的建設。
綜上,九號機器人人紅是非多,這家企業究竟是實力選手還是問題頻發,外行人士怕是難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