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貓618前夕,快遞飛艇、無人直升機、菜鳥AI空間、5G自動駕駛等物流“黑科技”,集體亮相在杭州舉辦的2019全球智慧物流峰會現場。
會上,EMS、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百世、德邦快遞等中國主要快遞公司,阿里云、優博訊、尖叫智能外骨骼機器人等科技企業參展。
展會現場,無人物流技術依舊最為吸引眼球。其中,首次亮相的快遞飛艇,因為巨大的外形,成為此次峰會最受關注的“新物種”之一。據悉,這款快遞飛艇飛行速度可達80公里每小時,載重量更大,飛行成本較低。
用于物流末端配送環節的三代無人車同臺亮相,今年,菜鳥又推出了基于太陽能、氫能源的新能源無人車,相較傳統的鋰電池能源,更為綠色環保。據菜鳥方面工作人員介紹,預計氫能源的新能源無人車將在3-5年內落地。此外,菜鳥已在云棲小鎮設立了5G無人駕駛測試基地,投身到5G時代的自動駕駛研究。
在“菜鳥無人物流天團”中,還有菜鳥ET物流實驗室推出的無人直升機。這款無人機在載重量、飛行時間等方面的性能都優于小型物流無人機,可以用于支線和末端配送環節。就在5月24日,這款無人直升機完成跨瓊州海峽飛行,從廣東湛江抵達海南海口秀英港附近,共飛行32公里,用時25分鐘,創下全球物流無人機飛躍大型海峽的新紀錄。
在展區入口,菜鳥全鏈路無人操作的智慧倉引人注目:商品自動存儲在立體倉庫,發貨時由算法調度出倉,機械臂將商品搬運交接給機器人,機器人完成運輸,實現物流倉庫的全無人化操作。
據悉,這套解決方案已經在菜鳥在南京、武漢等地的倉庫中可以實際落地。相較傳統的AGV機器人,在展會現場的小型分揀機器人,更加“纖細”,更靈活,成本也更低。
菜鳥去年提出了All in IoT(物聯網),而這項技術也正在深刻改變傳統物流園區的形態。展會現場展示了基于物流IoT技術的未來園區,工作人員現場演練,用一部手機就能實現對園區的智能管理,不僅水電表自動抄寫,如果員工抽煙,也能被算法自動識別,讓物流園更安全高效。目前,位于無錫等多地的菜鳥未來園區已經投入使用。
在距離用戶最近的末端環節,此次菜鳥自主研發的菜鳥AI空間首次亮相,可以想象為智能快遞柜的升級版。它除了可以實現“刷臉取件”功能外,還實現了“包裹找人”。即刷臉后,包裹將自動送到用戶面前,改變了“人找包裹”的傳統方式。借助AI算法,還提升了柜內的儲存容量,可以存放的包裹量是傳統智能柜的1.6倍。
除了菜鳥以外,其他參展的快遞物流公司以及科技公司也展示了不少黑科技。
德邦快遞現場展示“爬樓機”,能輔助快遞員將大件商品搬運上樓,幫快遞員“減負”,給消費者更好的服務體驗。
除此之外,德邦科技聯合新技術公司推出的新型輔助設備——鐵甲鋼拳腰部助力外骨骼機器人,自重5kg,通過外置氣源,可提供28kg助力,可精準識別穿戴者姿勢和使用習慣,保障穿戴者舒適性和安全性。據悉,這款設備在北京德邦快遞營業部已經投入使用,可以大幅提高轉運中心人員的工作效率,有效減輕穿戴和腰部負重,減少腰肌勞損,避免搬運者腰部受傷。
中通快遞通過AI、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針對不同的快遞末端場景,為用戶研發出了多套智能化、系統化、精細化的末端場景解決方案。這套參展的末端智能設備,成本在3萬元左右,已經在部分分撥中心進行了長時間的內測。經過測試,中通蘇州橫塘經貿網點在上半年件量增長20%的情況下,人工從5人減到3人,預計今年起將逐步向網點進行推廣
尖叫科技展示的“機械外骨骼”,通過人體仿生學等技術,助力快遞員搬運重物,讓快遞員瞬間變身鋼鐵俠,輕松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