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電商平臺是技術、物流、供應鏈生態、品類品牌等的綜合體現,那么每年年度的促銷活動也是各大電商平臺各項綜合實力的一次肌肉大秀。
如何滿足上億用戶的并發需求,保證商品快速交付用戶手中,同時在整個流程中實現良好用戶體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背后是電商平臺技術進化史。各種倉儲機器人新技術派上用場。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在電商節日背后的英雄們。
京東倉儲物流機器人
今年618全球年中購物節期間,京東物流啟用號稱“亞洲電商物流領域規模最大”的智能物流倉群,全國23座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投入運營。物流中心主體由收貨、存儲、包裝、訂單揀選四個作業系統組成。
京東官方表示,目前,亞洲一號已經進入到無人作業階段。
據36kr報道,在收貨存儲階段,亞洲一號使用的是高密度存儲貨架,存儲系統由8組穿梭車立庫系統組成,可同時存儲商品6萬箱,這可以簡單理解為存儲量更大的無人貨架?!柏浖堋钡拿總€節點都有紅外射線,以此在無人參與運輸貨物的過程中確定貨物的位置和距離,保證貨物有序排放。
在包裝階段,京東投放使用了自主研發的全球最先進自動打包機。
在貨物入庫、打包兩個環節里,京東無人倉配備了3種不同型號的六軸機械臂,應用在入庫裝箱、揀貨、混合碼垛、分揀機器人供包4個場景下。
在分揀階段,無人倉則采用AGV(AutomatedGuidedVehicle,無人搬運車,即“小紅人”)進行作業,按型號分為大中小,中小AGV是在分揀軌道里面運作,運輸貨物;而大的AGV則是在貨物掉入集口寶之后直接將集口寶運送到不同的分撥中心。
在分揀場內,京東分別使用了2D視覺識別、3D視覺識別、以及由視覺技術與紅外測距組成的2.5D視覺技術,為倉庫內上千智能機器人安裝了“眼睛”,實現了機器與環境的主動交互。這種視覺技術上的巨大變化,是為了讓機器人更好的判斷SKU的條碼,視覺技術升級后,機器人可以更好的改進動作幅度、吸力來判斷該抓取商品的位置。
相比較起傳統的倉儲物流,僅分揀場景就需要300人同時作業,京東以倉儲物流機器人打造的“無人作業”智能物流,顯然是一個質的飛越。而目前,亞洲一號每日所處理的包裹量即可達20萬個。
蘇寧外骨骼機器人
618前期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蘇寧物流的“外骨骼機器人”首次亮相。
據了解,研發人員通過特殊設備檢測使用者在做不同動作、搬不同重物時,腰部肌群做功大小的變化,形成一整套算法。該設備能夠為人體提供精確的運動輔助,提高穿戴者核心部位(如腰背部)及核心肌群(如腰部豎脊?。┑母邚姸蓉撝啬芰?。最高可節省操作者60%的能耗,極大提升搬運效率,同時有效保護快遞員的腰部肌群。
據統計,在618大促期間,蘇寧的倉儲員工一天至少彎腰3500次,繁重復雜的勞動對腰部影響極大。倉儲員工和外骨骼機器人的“人機結合”可以使得作業效率提升30%~50%。